本報訊 (記者 陳 靜)2015年,我市水務工作突出水利改革、依法治水、民生水利、資源管理、行業能力“五個重點”,以防汛抗旱、農田基建、江河綜治、水源建設、飲水安全、水保生態、產業開發“七大工程”為帶動,順利實現了“十二五”水利規劃目標任務的完美收官。
重點水利工程推進勢頭良好。丹江流域綜合治理有序推進,開展了流域污染治理、防洪保安、水源工程、林業生態建設、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面工作;洛南縣張坪水庫主體工程基本建成,山陽縣磨溝水庫開工建設,鎮安縣云鎮水庫即將開工建設,山陽猛柱山電站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預計今年可建成投產運行。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成效明顯。建成農村飲水工程239處,蓄水池182個,水源取水工程170處,鋪設管網930公里,解決了16.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有效解決了新增居民的安全飲水問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再掀熱潮,大力實施農田基建工程,積極發展節水灌溉,建設基本農田7.3萬畝,恢復新增灌溉面積2.3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3萬畝。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效顯著,截至2015年底,累計投資1150萬元,新開工6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目前正在緊張施工,春節前主體工程可基本完成。
水保生態建設再上臺階。投資1.3億元,實施“丹治”項目流域治理18條,全面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00平方公里,認真做好城區河溝綜合治理,河溝、渠道安全隱患得到及時排除,河流生態環境得到提升,水庫水源地環境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效。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斷增強,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河長制”管理,有效推進依法治水管水過程。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全面落實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3條紅線,不斷創新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監督考核機制,用水總量控制在3.5億立方米以內。
水利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市發展漁業養殖場161家(戶),漁業養殖面積577公頃,完成水產品3566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16億元。加強水生動物資源保護工作,開展了2次增殖放流活動,投放大鯢1.4萬尾、常規魚苗125萬尾。全市在建水電站4座,全市各水電企業全年預計完成發電量1.37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