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偽造“美協頭銜”的問題上,書畫經紀人賈廷峰認為主要原因是能為其帶來名和利,從而加重作品的市場砝碼,“這是藝術家看重這個身份的主要原因,而且在美協的系統里面,還有等級的劃分,官銜越大的市場號召力越大,是美協會員的比非美協會員的作品價格要高。事實上,很多在市場上流通較好的作品,不少畫得很差,但往往價格很高,主要依靠畫家的身份和各種頭銜來加重作品的市場砝碼;而有些江湖高手的作品卻賣得很便宜,有很多甚至都賣不掉,這也是源自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不成熟,目前的收藏市場還很低端,買家的段位還很低”。
收藏家郭慶祥也持類似的觀點,“一般來說,很多創作一般的藝術家想有一頂官帽子,有了這頂官帽子就感覺好賣東西了”。郭慶祥透露,在目前買東西的群體中,大部分人確實還是在意體制內認可的各種頭銜,這也是為何大多數藝術家對美協充滿熱情的直接誘因。
扎推的會員埋沒真才
對于造假者而言,假頭銜被揭穿之后,不僅招致誠信危機,也從一個側面上反映出自己在藝術上的不自信;而對于真會員來說,這種頭銜背后同樣存在著巨大的隱憂。
賈廷峰直言不諱地指出,在美協體系中,扎堆了太多平庸畫家,藝術水準讓人著急,但也有部分藝術家作品的表現力還不錯,遺憾的是常年待在體制里,其藝術才華的漸行漸遠讓人惋惜。如,某些在美協里當官的畫家,以前畫得非常好,很有才華,但進入體制后,經常文山會海,各種串場子、捧場,到處發表講話,被名利纏身,“哪里有時間思考藝術創作上的問題,也不可能畫得好”。在他看來,如果一個藝術家離開了藝術本身,喪失了自己的藝術主張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非常失敗的,也沒有比這更悲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