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藝術家都有一個學習、臨摹、借鑒的階段,這無可厚非。要評判一位藝術家的成就,關鍵看他的作品藝術水準和價值達到什么樣的高度。我想趙無極的藝術價值就在于他身處國外的藝術氛圍之中,既關注到西方現代主義的一些表現手法,又把中國山水畫的某些傳統元素揉進其中,形成了一種介乎于東方與西方、中國與外國之間的個人風格,藝術個性非常鮮明。從這上點看,趙無極在世界藝術史上自有其地位。
其實,評價趙無極的藝術成就,不在于他學了波洛克或說表現主義的哪些東西,他可能真的研究、吸收了他們一些表現手法,但趙無極的藝術面目跟波洛克等人一對比,很明顯是不一樣的,稍有一點藝術常識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因此,我們可以拿他的創作和波洛克做比較,但我們不能因為趙無極學過波洛克,就否定趙無極。波洛克作為抽象表現主義一個重要分支行動畫派的代表人物,有他不可替代的價值,但波洛克也替代不了趙無極,他并沒有創造出趙無極筆下那種東西方融合的藝術樣式。一定要說孰高孰低,并不符合藝術規律。
就我個人而言,我很欣賞趙無極的這種創造。中國藝術要走向世界,跟世界藝術進行交流,需要藝術家做出努力。像張大千,雖然他的創作比較傳統,但他也跟畢加索等人有過交流,獲得畢加索的高度贊賞;林風眠則是留學后將中法藝術整合起來,創造了新的藝術樣式。趙無極在中國的美術大家中,成就無疑是卓著的,值得我們充分肯定。說他的藝術價值被高估了,只能是一家之言而已。
反方
著名收藏家 郭慶祥:
趙無極在西方畫壇獨樹一幟
美國學者H·H·阿納森編著的《西方現代藝術史》共羅列了八百多名藝術家,其中唯一一位華裔畫家就是趙無極,可見趙無極在現代繪畫史中的影響力。
其實,評判一位畫家的藝術成就,基本上可按兩條線去分析,一是縱向的歷史線;一是橫向的對比線。趙無極學藝起步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從他14歲進入國立杭州藝專起,受到的正是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教育,這和他的老師吳大羽先生啟發個性的直接教導有關,也和校長林風眠“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辦學宗旨有關。而當時世界的“時代藝術”就是活躍在法國的現代藝術,后來,趙無極出國就選擇了法國。
不管是“天才型”還是“勤奮型”的藝術家,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借鑒別人的藝術成果。畢加索早期就受到德加、勞特累克等人的影響,并且一生都在“偷盜”非洲藝術。趙無極初到巴黎時也就二十七八歲,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各類現代藝術紛呈,他吸收、嘗試各家所長,尋求適合自己的繪畫語言很正常。至其40歲左右,逐步擺脫了他人表面畫風的影響。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收空靈和虛幻的哲學氣息,形成了獨具個性而成熟的繪畫風格。
我們再把趙無極與其同時代的畫家做一個比較,就會發現西方人的作品更注重畫面的變形與夸張,而趙無極的藝術成長雖得益于西方的文化土壤,但其畫面充滿東方情致,在西方畫壇獨樹一幟,讓人耳目一新;如果與中國本土的同時代畫家做比較,又會發現趙無極的藝術思維幾乎是脫胎換骨的。當國內絕大多數畫家還在重復著西方幾百年前的寫實技術和繪畫理論時,趙無極在西方現代繪畫領域已經自立門戶。
總而言之,趙無極的藝術地位及其作品的藝術價值穩固而堅實。與現在一些被惡意炒作價格泡沫的畫家相比,以趙無極的藝術貢獻來說,其市場價格還是偏低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趙無極的現代藝術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他是華人畫壇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