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還不會考慮進入淘寶。第一,現在仍有很多人認為淘寶是建立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上的,奢侈品都很少進淘寶,認為會影響品牌。藝術品比奢侈品更高級,是精神領域的,所以我們更不會進,藝術品進“義烏小商品市場”,客戶會感到落差太大。
第二,淘寶也不適合整合傳統拍賣,傳統拍賣流程和淘寶是完全不同的。淘寶是對于一次性消費的東西,今天買了很少有人再賣掉,而藝術品拍賣是重復交易,是二級市場。淘寶沒有系統性的二級市場的后臺和數據采集,所以長期看這個合作很難深入。
高端藝術品數量本身就少,能收藏到的話,要有經濟實力、有專業知識還要有緣分,這就注定是一個很小的群體。不管你用任何模式和交易方式,頂級藝術品的量不會變。基礎群體做得多大,高端藝術品還是那么多、客戶還是那些人,不會“稀釋”。
僑報:傳統拍賣產生了很多行業巨人,你認為出現什么樣的標志性事件,才能說明在線拍賣具備了與這些巨人抗衡的能力?
趙涌:總的來說是個影響力的問題。要看中國公司能不能走到國外去,能不能在國際市場上有自己的影響力和新的產品。這個新的產品就是不同的服務模式。能否在網上展示給你,得到你的關注,完成這筆交易,這就是一種新產品,和傳統方式完全不同。
僑報:一旦在線拍賣成為行業主流,藝術品交易的整個產業鏈都會發生巨大變革,你如何評價這個產業鏈上的新商機?
趙涌:大家都在摸索過程中,任何產業都只有進化完成了回過頭來看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在過程中很難看到一定會朝哪個方面走,但我相信肯定是朝好的方向發展。
物流肯定是個商機。藝術品物流在國內基本沒有,歐洲已經很成熟,我相信一定會有企業注意到這個空白點。另外,企業走向電商之后,他對信息的需求也會改變,不一定要完全從雜志上得到信息,那么拍賣圖錄的印刷就少了,首先這是好事,更環保了。但并不是說不印刷圖錄了印刷廠就活不下去,雅昌不是也在轉型嗎,它不是也有互聯網服務和文化產業嗎?所以企業也會轉型,最終還會形成一個良性生態。
文交所是畸形產物
僑報:你怎么看我國藝術品拍賣的“國家優先購買權”?
趙涌: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肯定是公共利益優先,只要在平等、透明的基礎上,同一件拍賣在某一個價格,國家提前提出,只要按正常流程走,是可以考慮的。國家優先購買,能為大家提供服務。如果是個人收藏,可能這件藝術品再也不見天日,甚至到下一代人也不一定出來。但關鍵是操作,一定要公正、公開、規范,要做好流程,提前告知拍賣公司。
而且應該規定清楚,是國家博物館[微博]一級的非營利性機構,如果是盈利性機構或與之掛鉤就不應該享受這種優先權。
僑報:你怎么看中國藝術品進口的稅率對藝術品行業的影響?能否像香港取消“紅酒稅”那樣取消它?
趙涌:整體看影響有限,因為進口藝術品在藝術品總量里是有限的。但是也應該注意到,我們國家往往把文化當作物質的商品來看,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支持方式主要是給你土地、建場館,但這不是文化產業最需要的,文化產業最需要的是精神性的,是政策性的,能夠提高文化產業的社會地位,真正讓大家覺得文化消費不是那么高,從這個角度看,現在進口稅過高的確有不合理之處。
我們現在是稅收收入考核機制,如果干脆取消的話,這部分對應的稅收從哪里去找?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要滿足這些稅收,文化產業就得不到發展,文化產業不發展,稅收也收不多。
僑報:曾紛紛興起的文交所現在大多已悄無聲息,規范市場的同時也讓藝術品收藏的退出渠道更少了,你怎么看這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