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顧推測,“一條煙只要超過1000元,基本都不會是自己抽的,都是送禮,很多收到禮的人也不舍得抽,就又賣回來變現。”
買“天價煙”的人并不多,甚至其中一部分已經和老顧成為了朋友。“很多都是送給官員,官員認這個,不敢收真金白銀,就收這些,當過年的串門禮了,回頭一變現,就是幾千塊錢。”
送禮的人也多是代表公司辦事。“個人一般不會花那么多錢,都是公司報銷,所以不嫌貴,當然,要開發票我們是加價的。”老顧說,開發票一般要加價100~200元。
除了官員,“部分企業領導也認這個,一般年紀大點的領導都好這口。”老顧總結了一套送禮“必殺技”,“官員送煙酒,國企愛旅游,外企要現金,私企全都有。”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一個有關提高煙草消費稅的研討會上說:“在公款和私款消費的邊界上,最模糊的就是煙和酒。而且,用公款購置高檔香煙,普遍被視為政府正常行為而未被納入審計范圍。這樣,某些高檔煙的消費就有了基本的支撐力,這部分的消費不會因為煙草消費稅的提高而減少。”
雖然刑法規定了公職人員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但很難用來衡量公職人員收受的屬于禮品范疇的天價煙。
“‘天價煙’身上承載的是中國的禮品文化,甚至是‘辦事文化’,這與社會風氣、制度設計都緊密相關。”劉志認為,“天價煙”絕不可能消失,只可能越來越隱蔽。“只要送禮之風不絕,‘天價煙’就永遠有市場。”(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