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丹鳳縣2015年度重點項目建設亮點
縣級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研究重大項目建設工作
金秋十月,在丹江之濱、鳳冠山腳下,一條條鼓舞人心的喜訊頻頻傳來:陜西十三坊食品有限公司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熟食品加工生產基地,金山城市公園開園運營,秦嶺綠色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項目產品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填補了農產品出口的空白……
今年以來,丹鳳縣緊緊牽住重大項目建設這個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強力推進以“四大重點區域”、商于古道文化景區、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為主戰場的項目建設,建成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截至9月底,全縣145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工在建139個,開工率95.9%,完成投資76.1億元,占年計劃的80.3%。
項目建設強推快進 “蝴蝶效應”完美顯現
丹鳳縣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突出抓好以60個縣級重點項目為核心的重大項目建設,形成了策劃一批、儲備一批、在建一批的梯級推進格局,使得全縣重大項目建設快速推進,顯現出完美的“蝴蝶效應”。
看點一:循環工業翻開新篇章。該縣采取派駐為企解困工作隊等方式,引導企業對原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研發下游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皇臺礦業建成了日處理2000噸礦石生產線和尾礦綜合利用項目,秦興石墨建成了10萬噸石墨提純項目和年產1萬噸電池用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生產線,龍橋集團建成了年產20萬立方米環保型保溫耐火墻體材料項目。新項目的建設,使丹鳳循環工業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看點二:人文旅游增添新名片。以創建省級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縣為抓手,以商于古道文化景區建設為核心,扎實推進了丹江銀灘、水上樂園等棣花之都二期建設、商幫廣場等龍駒、商鎮和武關板塊項目建設,不斷拓展人文旅游內涵和外延,促使“商于古道·丹鳳朝陽”旅游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
看點三:現代農業再現新面貌。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結合開展“雙包雙促”精準扶貧,走“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路子,促進了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脫貧。華茂公司形成了“八位一體”的產業鏈條,成為西北唯一全產業鏈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并與省供銷集團簽訂合作協議,一年后將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凱農公司年產1500噸魔芋制品、東興公司金銀花深加工、鳳林公司萬噸核桃殼加工等項目產銷兩旺。
看點四:城鄉統籌邁出新步伐。加強項目資金整合,探索打通并軌、共建共享等融合建設模式,促進項目建設效益最大化。“四房”打通帶動了棚改、移民搬遷項目有序實施,竹林關村美麗鄉村在與新型城鎮、旅游景區、移民新區、產業園區“四共建”中形成了人文歷史、自然生態、古鎮老街、現代新區互相映襯的美麗畫卷,金山城市公園項目實現了城市建設、陜南移民、三產服務的高效融合,提升了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著眼長遠謀劃跟進 重大項目步伐矯健
依托丹鳳良好的資源和區位優勢,圍繞中省市促投資穩增長等政策機遇,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著眼長遠,精心謀劃,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以重點項目推進縣域發展轉型升級。
縣上按照“擴大總量、提升質量、做足存量”的原則,籌集前期項目資金1500萬元,強化項目策劃包裝,形成接替有序、良性互動的項目建設格局。緊緊圍繞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四大重點區域”和商于古道開發為重點謀劃布局項目,形成了以縣城為核心,以丹江為發展軸,輻射帶動南北山區的塊狀經濟帶。在縣城策劃布局了金山城市公園、環城北線、棚戶區改造、迎賓大道、氣化丹鳳、縣城綜合市場建設、丹鳳中學南校區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及秦嶺綠色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中國秦嶺核桃集散地等農業產業化項目,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建設宜居宜業縣城。在商鎮至棣花,依托商棣工業園區和商于古道開發,策劃布局了恒大現代物流園、華茂公司高效飼料暨萬噸熟食品加工、秦嶺飛行小鎮、縣中醫院遷建、棣花古鎮二期開發、商鞅封邑文化景區等系列項目,涵蓋了現代材料、高新電子、綠色食品、特色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領域,促進工業達產達效,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不斷提升“商于古道·丹鳳朝陽”旅游品牌影響力。在竹林關精心打造了桃花谷景區、竹林關美麗鄉村、陜南林業生態示范園、竹林關江北移民新區、洞底棚戶區改造等一攬子項目,全力打造竹林關生態宜居示范區、休閑旅游度假區。在蔡川等北部山區,圍繞礦產資源深度開發和循環利用,策劃布局了聚能重晶石、石墨加工、銻產品開發及資源綜合利用等工業項目,建設北部現代材料產業聚集區。同時,積極策劃丹寧高速公路、江南經濟主干線、省級重點移民搬遷示范工程、精準扶貧等事關丹鳳長遠發展的大項目,努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截至9月底,全縣60個縣級重點項目開工在建58個,開工率96.7%,完成投資63.1億元,占年計劃的84.6%;25個市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49.5億元,占年計劃的102.2%;147個前期工作項目完成121個,占年計劃的82.3%。
完善項目保障機制 消除項目“后顧之憂”
縣上緊盯項目建設總目標,想方設法優化項目建設環境,全力消除項目建設后顧之憂,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在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方面:開展了以縣級領導協調推進項目專項行動、未開工項目促開工專項行動、重點項目征遷專項行動、重點項目資源保障專項行動為主要內容的項目建設“百日集中攻堅行動”,成立了重點項目招商、爭取上級資金、項目建設推進、爭取用地指標“四個小分隊”,一月一交賬、一月一分析,著力解決項目推進難等問題。
融資方面:縣財政預算重點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專項資金5500萬元。通過節會招商、叩門招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探索PPP模式,與深圳尚榮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縣中醫醫院遷建項目合同。組建了縣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等8個融資平臺,爭取國開行、農發行等支持棚改、城鎮建設項目信貸資金8.9億元。鼓勵企業加入“助保貸”業務,共為企業融資1.4億元。
用地方面:預算投資2014.5萬元,用于13個縣級占補平衡項目,實現新增耕地1895畝。流轉土地2000余畝,啟動秦嶺飛行小鎮等項目建設。
優化服務方面:推行服務項目建設辦事“登記卡”和限時辦結制度,實行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縣級領導牽頭跟蹤服務制度,及時高效做好用地指標審批、環評、安評等手續辦理,全力保障水、電、路和周轉房等要素供給。開展重點項目建設環境“百日整治”和客商評價股所長等活動,嚴厲打擊破壞項目建設的人和事,共拘留8人,行政處罰15人。
各方力量傾情參與 齊心協力下“一盤棋”
丹鳳縣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各司其職服務重大項目建設,促進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年初,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在“四大重點區域”和商于古道文化景區召開現場辦公會,確定85個重點建設項目,并逐一研究資源承載、責任單位、建設時限等問題,有力推動了項目建設。
完善領導包抓責任,縣上將25個市級和60個縣級重點項目分解落實到24位縣級領導、30個責任單位包抓,從項目可研立項到建成投產實行全程服務、一包到底,并把包抓成效作為檢驗“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的重要內容和選人用人的“大考場”,嚴格兌現考核獎懲。
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每月聽取一次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匯報,各包抓縣級領導采取召開現場辦公會、分析促進會、觀摩評析會等方式,及時研究分析和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
同時,不斷優化重點項目施工流程,制定倒排工期進度表,縣直27個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在縣電視臺作出“優化投資環境服務項目、轉變作風促進落實”公開承諾,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建立重點項目建設任務分解、提醒辦理、限時辦結、黃牌督辦、責任追究“五項制度”,嚴肅問責問效,倒逼各級按期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大項目引領大發展,因為重大項目的實施,丹鳳縣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重大項目為丹鳳轉型發展“鳴笛提速”,丹鳳正在美好的新征程上奮勇前進!
水韻江南竹林關
桃花谷景區擦亮生態旅游“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