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安縣認真貫徹中省市“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堅持“穩中有為、提質增效”,全縣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前三季度,該縣預計實現生產總值50.02億元,增長11.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8億元,增長27.9%;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到2.65億元、1.77億元,增長7.41%和13.06%;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19345元和6389元,增長11.9%和13.2%。
夯實發展基礎 經濟社會呈現“四大亮點”
園區經濟注入新活力。立足資源優勢,加快現代工業園區、特色農業園區、精品旅游景區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1-9月預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億元、增長24%,增加值13.9億元、增長1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8.4億元、增長3.8%;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22億元,增長1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68億元、增長12.7%。
精準扶貧創造新亮點。扎實開展“雙包雙促”扶貧攻堅行動,探索出“移民搬遷、金融支持、合作社帶動、園區承載、民生兜底”等精準扶貧模式,千方百計籌措扶貧擔保貸款基金2500萬元,已投放貸款9200多萬元,有效地推進了145個村1.17萬戶家庭的創業和農業園區建設。
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大力實施森林化戰略,植樹造林4.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6.8%。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和4鎮18村環境連片整治,推行縣、鎮、村三級“河長制”,加快實施漢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社會治理呈現新景象。教育“雙高雙普”合格縣創建工作取得實效,高考二本以上上線1311人,3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和醫療衛生縣鎮一體化改革。加強民生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回應社會各方面關切。鞏固全省平安縣創建成果,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在全省介紹經驗,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活動,排查調處矛盾糾紛820起,調處成功率100%。
依托“五個抓手” 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今年以來,該縣按照“依托大西安、立足大商洛、打造大品牌”的發展定位,大力實施“五大工程”,將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打造鎮安經濟升級版,50個縣級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44.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96.2%;22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1.78億元,占年度計劃的98.1%。
發揮能源項目引領作用,增強發展后勁。“打基礎、利長遠”的清潔能源項目取得突破,投資88億元的國網鎮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已完成26項專題報告和取得節能評估報告、土地預審等批復,正在等待國家能源局核準,同時已啟動了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投資15億元的北陽山風力發電項目已列入國家能源局“十二五”第四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各專題報告正在編制中;總投資1.7億元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正在編制可研報告;旬河梯級水電站開發項目已完成5項專題規劃;投資3.6億元的云鎮水庫項目已完成17項專題報告。
加快產業項目建設,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依托生態、礦產、石材、生物等資源,大力推進產業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建設的翰鼎石材產業園項目文家廟一期工程竣工投產,石材小城鎮及二、三期工程完成投資4.8億元;東陽鉬鎢、丁-馬礦帶聯合探礦項目進展順利;計劃投資5.5億元的云鎮中小企業孵化園項目一期建成投產,二期工程10幢廠房全部竣工。突出蠶桑、核桃、板栗、茶葉、魔芋等產業基地和龍頭企業項目建設,新建茶園1萬畝,魔芋5500畝,狠抓10個重點鎮20個專業村的蠶桑基地建設,投資1.5億元的百盛繭絲綢項目滿負荷生產,實現產值6500萬元、利稅1560萬元,骨干財源不斷壯大。圍繞“一城兩大環線”布局,重點做好塔云山二期及木王山景區觀光道路建設,大力創建秦嶺美麗鄉村,完善旅游配套設施;鎮云新區城市綜合體旅游養生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2億元,養老公寓、游客服務中心、美食城、宜居家園建設工程進展順利;云蓋寺省級文化旅游名鎮投資3000萬元,完成了詳細規劃編審和云蓋寺大殿修復保護工程,實施房屋保護修繕125戶;立足新城區的自然稟賦和興隆寺文化積淀,啟動了興隆寺·唐遺址公園規劃和項目風險評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