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是我們科學應對挑戰,勇闖難關、銳意進取、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年;是我們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優化結構、轉變方式、全面提質增效的五年;是我們緊跟全國全省步伐,縮小差距、奮力追趕、奠定全面小康基礎的五年。五年的奮斗充滿艱辛,五年的成就令人欣喜,五年的經驗彌足珍貴。我們深深體會到:無論形勢多么嚴峻、環境多么復雜,必須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抓住用好機遇,發揮自身優勢,揚長避短,加快發展;必須牢牢把握改革創新這個核心動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打破思維定勢,厚植優勢,搶占先機;必須牢牢把握團結和諧這個制勝法寶,鞏固心齊氣順勁足的良好政治生態,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干,合力攻堅;必須牢牢把握改善民生這個根本目的,突出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我們取得的成績,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上下萬眾一心、奮勇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駐商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個別預期性指標未達到計劃進度,我市發展仍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貧困人口多、群眾收入低,如期脫貧摘帽、實現全面小康的任務極為艱巨;經濟結構不優、產業層次不高、創新能力不強,調結構、轉方式仍是我們的長期任務;各類人才匱乏,尤其是懂經濟、會管理人才短缺,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財稅增長放緩和剛性支出增多的矛盾日益凸顯,財政收支平衡困難加大;市場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持續改進作風、建設法治政府仍需我們不斷努力。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當前,世界經濟延續疲弱復蘇態勢,國內經濟將進入“L”型發展階段,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給不足并存,但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明確提出“五大發展理念”、“五大政策支柱”、“五大重點任務”和“十個更加注重”,為我們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時期,國家將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省委、省政府務實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明確支持西商一體化發展,為我們帶來新的重大機遇。特別是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我市發展思路更加清晰,發展基礎更加牢固,產業支撐更加強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更加堅定。
未來五年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追趕超越、綠色循環發展主線,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打好現代工業、現代特色農業、新型城鎮化、精準脫貧四個攻堅戰,依托大西安、建設大商洛、打造大品牌,傾力建設秦嶺休閑之都、絲路產業新城,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美麗幸福商洛建設新局面。
未來五年的主要目標是:聚焦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美麗幸福新商洛,強力推進西商一體化發展,努力實現“四個翻兩番”和“五個再提升”。即: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財政收入分別比2010年翻兩番,固定資產投資累計比“十一五”翻兩番。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150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收入達到4.5萬元,農村居民收入達到1.45萬元,年均分別增長11%和13.5%左右;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達到85億元和5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3.5%和12%左右。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達到60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6%以上。實現產業結構、內生動力、公共服務、生態質量、開放水平“五個再提升”,推進全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