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比薩店、旅游吧……這些不是校園商戶,而是學生自己的創業項目,大學生不出校門,便可以做“老板”——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目前專門將校內最好的一棟商業后勤經營場地作為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讓學生以實戰的姿態,設置并運營自己的創業項目,為自己的同學提供后勤服務。
校園商業樓低價給學生經營
在“高大上”的會議室內,臺上的大學生要在10分鐘內將自己的創業項目講解給臺下的人聽,接下來的5分鐘,他們將面對11位評委的犀利提問。“如何保證你的計劃書中提出的日均銷售額?”“你們二人的占股比例都一樣,出現爭執的時候如何協調?”“你的啟動資金投資額度是如何計算的,是否對市場太樂觀?”4月11日-12日,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的一些同學,經歷了這樣一場嚴峻的考驗。這不是課堂討論,不是論文答辯,而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招標評審會”,勝出者將以遠低于市場價贏得學校最優質的商業場地——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西區綜合樓內店鋪的經營權。
旅游專業學生想開旅行社
這棟集商業后勤服務與創業孵化為一身的綜合樓,是南方學院院內經營環境最優越的商業資產。而將商業后勤服務與大學生創業孵化相結合,源于院方的創新管理理念——中大南方經管類學生較多,學生的創業欲望很強烈,讓在校生參與到學院后勤事務,一方面可以為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在校內練手,為他們走出校園創業積累更多的經驗;另一方面學生最了解學生的需求,能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后勤服務。
創業孵化基地招標通知一經推出,就有很多學生組成團隊帶著項目來參加,比較成熟的項目有27個,包括DIY定制品店、咖啡館、比薩店、旅游吧……2013級旅游管理專業的蘇思杰將專業知識與暑期旅行社實踐經驗相結合,打算在校內開辦一家旅行社,為師生服務。
評委現場拍板提供贊助
人力資源專家、財務管理專家、律師、企業家、名企高管……為了更好地把關學生的創業項目,學院組成了一個豪華的評審團,從項目的市場需求、競爭分析、市場營銷、經營策略、財務管理等多方面評估項目內容。評審時,專家除了打分外,還會提出改進意見,甚至直接提供相關的資源支持。在對“愛的加法”甜點項目的評審結束后,原格蘭仕集團副總裁趙偉民表示要幫助學生聯系廠商贊助烘烤設備,廣東千里馬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裁肖邦先生則主動提出擔任“中大南方旅游吧”項目的創業導師。記者王倩、通訊員龍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