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為17名涉嫌犯罪的業務員被全部抓獲。右圖為抓捕現場,業務員連誘騙客戶的QQ頁面都來不及關閉。
對29歲的安徽老板鄧某來說,3月19日這一天的境遇如同坐上過山車:凌晨,妻子在浙江省寧波市某醫院順利生產,女兒降生;上午10時,他因一手創辦的公司“甘肅中聚祥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涉嫌網絡投資詐騙,被民警抓獲。
幾乎在鄧某落網的同一時間,在鄧某租的寫字樓內,寧波警方將17名涉嫌犯罪的業務員抓獲。
近日,公安部直接指揮全國25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開展“春雷行動”第三次集中收網行動,對“3·20”網絡投資詐騙專案犯罪團伙進行收網。《法制日報》記者隨警作戰,在浙江寧波、杭州及重慶親歷多個抓捕現場。
高收益為餌先給甜頭再騙錢
去年9月15日,河南省洛陽市股民郭女士接到一個自稱甘肅中聚祥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女業務員小龍的電話。小龍說,他們公司很大,金融分析師很有實力,推薦郭女士跟她們公司的黃姓投資分析師做股票,盈利四六分成。
郭女士抱著試試的態度,在QQ上與黃某聯系。第一只股票賺了兩千多元,郭女士如約給黃某分成40%,并在他的指導下開始做第二只股票。讓郭女士沒想到的是,第二只股票一直下跌,被套兩個多月,虧損1萬多元。
股票下跌,郭女士十分焦慮。這時,黃某多次通過QQ及電話給郭女士介紹現貨,稱現貨來得快。急于回本的郭女士動心了,2014年12月4日9時40分左右,郭女士通過網上銀行入金8.3萬元,然后按黃某的指導操作,結果卻還是虧損。直到8.3萬元只剩8000元時,郭女士在網上了解到類似案件的報道,才知道被騙。由于只知道黃某在廣東省深圳市,郭女士向深圳警方報警。
在“3·20”專案中,類似郭女士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此類案件投資者受騙的過程大都驚人相似。”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大案處反詐科科長朱嘉偉分析說,黑平臺向投資者許以高收益,并吹噓會有分析師指導操作確保盈利,然后給投資者一些甜頭取得信任,再誘騙客戶投入大額資金,眨眼之間就讓受害者虧得血本無歸。
警方抽絲剝繭揭開驚人黑洞
去年以來,浙江、重慶、安徽、山東等地連續發生多起以現貨、期貨交易為名實施詐騙的案件。由于此類案件手法新穎,涉案金額巨大,社會影響惡劣,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視。2014年3月20日,公安部刑偵局專門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會議,成立由部刑偵局牽頭的“3·20”專案組,組織開展對此類犯罪的研究及初查工作。
2014年4月25日,公安部刑偵局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3·20”專案偵查工作培訓班及專案部署會,指定詐騙公司注冊地公安機關為主偵單位,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專案打擊工作。
“在我們調查的時候,中聚祥這個平臺已經關閉,但經過艱難偵查,一個以鄧某為首的利用網絡現貨交易詐騙犯罪團伙浮出水面。同時,我們還發現,鄧某又到寧波新開了一家公司準備重起爐灶。”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分局刑警大隊中隊長史超告訴記者,3月19日,專案組民警在寧波警方的配合下抓獲了1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就有10名是中聚祥的老員工。
對此類新型犯罪,各涉案地公安機關邊取證、邊摸索、邊研究法規,逐步推進偵查工作,一個巨大的黑洞慢慢顯現在警方面前……
重慶市公安局刑警總隊侵財案件偵查支隊副支隊長康飛解釋說,網絡投資詐騙團伙內部分工明確,從上至下一般分為股東、分析師、操盤手、代理商、業務員等層級。
“股東”是犯罪團伙的組織者,也就是幕后老板。他首先會去注冊一家空殼公司,花費10萬元至15萬元購買交易平臺軟件,然后租用服務器維護,在互聯網搭建非法交易平臺;掛靠第三方支付平臺,開通“投資”賬戶;招募、培訓“分析師”、“操盤手”、“代理商”、“業務員”等人員;通過電話、短信、網頁等形式,對外宣傳“公司業務”。
“分析師”負責指導客戶進行買賣活動,需具備一定的現貨、期貨交易知識或操盤經歷,能夠根據同類商品市值,指揮操盤手通過虛假交易制造較真實的盤面行情;定期向下級代理商及團伙中的其他“業務員”通報未來行情走勢,供其視情對客戶實施詐騙。
“操盤手”主要負責依據“分析師”的指揮,操縱虛擬注資的賬戶,通過虛買虛賣的方式制造虛假的市場行情;在吃掉客戶資金的特定環節,與客戶作對手盤的方式,通過反向操作控制行情走勢,致客戶資金虧損、爆倉。
“代理商”負責不斷發展下線。“股東”每天將虛構的交易走勢、行情發給下級“代理商”,“代理商”據此進行非法交易,詐騙投資人資金。1個“代理商”往往對應多個不同的非法交易平臺。
人為制造盈虧永遠不可能賺錢
據了解,網絡投資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每兩至三個月就關閉已獲利的非法交易平臺和虛假商務公司,改頭換面重新開張繼續行騙。多數受害人遭受虧損后,一直誤認為是正常的市場波動,損失數十萬元渾然不知上當受騙者比比皆是。他們不知道,這是一個貓膩重重的游戲,黑平臺隨意操縱現貨交易價格,人為制造盈虧,他們永遠不可能賺錢。
“正規的現貨交易如農產品、貴金屬必須要有存儲,可以直接提到現貨,但黑平臺誘騙被害人到其提供的現貨交易平臺上投資農產品、化工產品等實際上并不存在的現貨,后利用平臺上虛假的現貨交易價格走勢圖指導被害人投資,一切都只是一個數字游戲。”浙江省寧波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五大隊長王勝甬說。
那么,黑平臺究竟怎樣讓受騙的投資者虧錢呢?
犯罪嫌疑人張某是一個主營人參、鹿茸等農產品名為“寧夏伊航商品交易市場”的黑平臺雇傭的操盤手。在重慶市九龍坡看守所,他告訴記者,自己的職責之一就是在客戶盈利時收到老總指令后凍結客戶賬戶,使其買入之后不能正常賣出,然后再由其他操盤手將價格反向拉大,使客戶的實際盈利變成虧損。
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便衣偵查大隊大隊長鄭敏宏解釋說,投資者相當于亮著底牌與不法分子賭博,其結果是必輸無疑。在交易的過程中,被害人的錢已經從受保護的第三方支付系統流向幕后老板的個人賬戶,此時股東與代理商、操盤手等按事先約定的比例坐地分贓。記者李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