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開著一輛五菱車到周邊的養豬散戶收購病豬、死豬,甚至制作收購卡片向散戶派發。長達一年的收購、加工、銷售行為,最終被群眾舉報而被查獲。令陸某想不到的是,這次她面臨的不是一般的行政處罰,而是更為嚴厲的法律制裁。10月31日,陸某收購死豬病豬的案件在西鄉塘區法院公開審理,她被檢察機關以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提起公訴。
案件回放 黑作坊加工病豬死豬
5月17日中午12時許,西鄉塘區蘇盧村蘇盧南路一間平房內,歐某正幫友女陸某處理她收購來的死豬。當他剛剛將豬腳砍好,正準備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比較好的豬骨頭自己拿走時,一群陌生人突然闖了進來,將房間內的他和陸某,還有幫忙的潘某一起控制起來。
原來今年5月,南寧商務舉報投訴服務中心的“12312”熱線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蘇盧村加工病豬死豬。17日中午,南寧市商務局、南寧市動物衛生監督局、南寧市公安局巡警支隊八大隊聯合執法,來到陸某加工病豬死豬的這間平房。執法人員看到,現場一共有6頭病豬死豬,其中有4只已經被砍好處理,豬骨頭凌亂地擺放著。平房內的幾個冰柜內,有用黃色塑料袋一代代包裹好的加工好的豬肉。
執法人員在現場查獲疑似病死豬6頭,共189公斤,加工好的袋裝豬肉1480公斤,各類加工用的刀具9把。經過現場錄像取樣后,從6頭疑似病死豬分別采集了各個部位的樣品送去檢驗。經過檢驗,其中從豬肺樣品檢測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病毒核酸呈陽性,也就是俗稱的“藍耳病”。據悉,“藍耳病”被列為我國二類動物疫病。事后,這批病死豬肉制品被送去焚燒銷毀。陸某等三人被移送公安機關。
被告承認 一天收購四五頭豬
經過審查,陸某承認她從2012年5月份起,向南寧市內各生豬養殖散戶,以每頭20元至40元的低價收購死豬。她將收購的死豬運回蘇盧村內的該加工點,由潘某、歐某等人幫助其宰割、搬運,并將加工好的死豬頭賣給前來收購的菜市攤販,她由此獲利。公訴機關以陸某、潘某、歐某三人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提起公訴。
10月31日,該案在西鄉塘區法院開庭審理。陸某在法庭上稱,她收購來的死豬,不好的部分給前來收購的人拿去喂塘角魚,好的就砍出來,有菜市的攤販會來收購。潘某是她請來幫忙清洗收購豬的車輛以及幫忙的工人,每個月支付1200元左右的工資。而歐某只是她的友仔,偶爾過來“友情幫忙”。
歐某本身在菜市場有正規攤點賣豬肉。他一個月會來這里幫忙3次,一方面是幫朋友忙,另一方面則是順便撿些豬骨頭自己拿回去賣。
潘某和歐某在法庭上承認,他們都知道陸某拉回來的是病豬死豬,有些死豬皮膚上還有紅斑。運氣好的時候,陸某一天能拉回四五頭,有時則一頭都沒有。這些病豬死豬經過他們簡單處理后,便由陸某賣到菜市場。
根據一些散戶養豬場主的證言稱,陸某甚至專門制作卡片向他們發放,經常開著一輛五菱面包車到周邊的散戶那里收購病豬死豬。
法庭辯論 問題豬未流入市場能否輕判?
公訴人認為,三人均應該以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陸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潘某和歐某起輔助作用,是從犯。公訴人建議陸某量刑為兩年至三年有期徒刑。
陸某的辯護人提出,當天被查獲的病豬死豬還未流入市場,對社會的危害和影響小。公訴人對此進行了反駁,病豬死豬一旦流入市場,可能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從事這個行為就有了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不能以未流入市場而免責。三被告都清楚這些病豬死豬是拿到市場賣的,這是影響到人民群眾食品安全的行為。
庭審即將結束時,陸某流下了眼淚。她稱家里的孩子初中都還未畢業,需要她的照顧。她只是為了生計,才做了違法的事情,希望能得到從輕判決。“你想到了自己的小孩,那么你收購這些病豬死豬的時候,是否想到了那么多人家的孩子的健康呢?”法官的一句反問,讓陸某一時語塞。合議庭充分聽取了控辯雙方的意見后,宣布暫時休庭,該案將擇日宣判。(記者 梁偵 通訊員 蔡夢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