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貓貓”、“喝開水”事件……這些高墻內的離奇案件近年來連續引爆公眾眼球,如何加強對“牢頭獄霸”的監管成為公眾關心的話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律師協會刑事專業委員會委員、青海省律協副會長馬虎成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這些年看守所里發生的刑訊逼供、在押人員傷亡的事件,引起社會公眾對看守所的功能、職責以及發生這些事件的原因進行思考。馬虎成委員認為,看守所里發生的在押人員非正常傷亡,原因主要有三類:一是看守所工作人員和公安機關辦案人員對被羈押犯罪嫌疑人進行刑訊逼供、毆打、虐待造成的;二是看守所同號牢頭獄霸、犯罪嫌疑人之間進行毆打導致的;三是看守所管理人員對某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不滿意、看不慣,唆使其他犯罪嫌疑人對其毆打。最常發生的是第一類,占的比重最大。后兩類,由于這些年對看守所的管理加強了監督,數量有所下降。
監所,顧名思義就是監獄、看守所、拘留所等對罪犯進行改造和對犯罪嫌疑人、違法人員限制人身自由及進行治安懲戒的地方,也就是一個處罰人、教育人、改造人的地方。在不少的香港警匪片或好萊塢大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監所里發生的故事,那里面的牢頭獄霸在監所里簡直是一手遮天,每一個新進監所的人員,除了上交保護費和飽享一頓老拳之外,更多都要投靠獄中的老大們,才能免遭他人的蹂躪。在我們常人的眼里,監所的一切總是高墻之內的故事,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我們有警營開放日、軍營開放日,但是就是很少看到有監所開放日。總之在,在民間的傳眼里,對監所的一切總是有點遮遮掩掩。
在我國的法制建設進程中,其實監所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讓被監管人員認識到自身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讓被監管的人員重新做人,直至鼓勵他們站出來揭發和阻止他人的犯罪。監所從一個更高的層次來說,應該是一個接受思想洗禮的地方。如果一個剛踏出監所大門的人,立馬就去實施犯罪,那么對這個人改造肯定是不成功的。而如今,監所這個該是接受思想洗禮的地方,卻出現了“躲貓貓”、“喝開水”等一系列“離奇死亡”之謎,確實有點讓這個神秘的地方更加神秘,因為連死都是這么的離奇。
當前,對于監所體制的改革已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學者的高度關注。公安部監所管理局局長趙春光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自從云南看守所發生‘躲貓貓’事件以來,社會各界對公安監管工作關注度越來越高,對公安監管場所執法管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兩年,監管部門非常重視監管所人權保障,正緊鑼密鼓地不斷破解難題。”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律協副會長、公安部特邀監督員施杰也認為,要從根本上杜絕看守所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必須把看守所從公安機關的管理中剝離開來,這一改革之所以緩慢,根本原因在于司法體制問題。由于問題復雜,解決起來好絕非一朝一夕,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強檢察機關對看守所的監督。
要杜絕監所的“離奇死亡”,其體制上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