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4月27日電 (崔琳 馮忠海)甘肅東鄉籍少年馬某9歲就輟學來到蘭州“闖蕩”,四年前他在“師傅”言傳身教下,習練撬砸車窗技巧。“師傅”離開后,馬某在網吧混跡時結識蘭州永登縣的程某和楊某,自此三人結成犯罪團伙瘋狂作案,僅2015年1至4月,他們就撬砸車窗作案百余起。
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27日對外披露,24日上午,馬某、程某和楊某三人被巡邏民警盤查抓獲。辦案民警說,今年1至4月,蘭州城關警方接報撬砸車窗、盜竊財物案件140余起,這三人目前交代的案件就達119起,占全區此類案件發案的8成以上,案值初步估計達10余萬元。
見疑不放 巡邏民警擒獲三盜賊
鑒于撬砸車窗、盜竊財物案件多發的實際情況,城關公安分局于4月21日開始,每日抽調1100余名警力,開展為期5天的集中清查行動,并對如何加大街面、場所可疑人員的盤查作了專門要求。
4月24日上午8時許,該局白銀路派出所民警在蘭州鬧事區巡邏時,發現三個行跡可疑的年輕男子,遂上前詢問。盤查中民警發現,三人之中年齡最小的馬某雖然只有13歲,兩年前就曾因撬砸車窗盜竊財物一事被警方遣返回原籍。聯想起近期轄區撬砸車窗案件多發的現狀,民警立即將三人帶回所里詢問。
隨后,三人被分頭審查。很快,馬某就“竹筒倒豆子”,交代了三人結伙撬砸車窗盜竊財物的犯罪事實。一天多時間里,他竟然交代了一百多起案件,每起案件的大概時間地點,誰望風,誰鉆進車窗盜取財物,馬某都記得非常清楚,讓辦案民警都感到驚訝。
深夜流竄 偏僻處停放的轎車是作案首選
4月27日,記者到白銀路派出所了解相關案情。辦案民警疲憊地告訴記者,由于交代的案件數量多,幾名民警兩天來幾乎沒有休息,都在全力查找失主,查證落實案件。
記者了解到,2015年1月至4月,短短的三個多月里,這個三人盜竊團伙作案達119起,作案地點遍布城關區多地,作案時間均在凌晨二、三點鐘。三人隨機選擇停放在偏僻處的轎車,粗略察查車內情況后,程楊兩人望風,馬某用從公交車上偷來的逃生錘砸破轎車側邊玻璃,然后離開觀察四周動靜。
看到沒有引起注意,程楊兩人就鉆進車里翻找財物,該團伙最多時一夜間連砸4、5輛車。
據馬某回憶,今年3月7日凌晨,三人在某賓館門前撬砸了一輛轎車,盜竊車內現金3萬多元和兩部手機。辦案民警告訴記者,這也是目前三人交代的涉案價值最大的一起案件。其余的案件,也有盜竊現金2萬多元的,但更多的都是煙酒、金銀首飾、平板電腦、導航儀等物品。
在采訪中,辦案民警指著放在房間里的幾箱白酒告訴記者,這種品牌的白酒市場價格是300多元,三人偷來后以每瓶10元的底價銷贓。
混跡社會 “輟學少年”多次被警方遣返回原籍
涉案的馬某現年13歲,年齡雖小作案經歷卻頗為“豐富”。原來,早在2011年,馬某某就輟學來蘭州,混跡社會時認識了東北人張某。張某是撬砸車窗的摜犯,看見馬某年紀小、好控制,于是每次作案時都帶著他,在“師傅”言傳身教下,馬某學會了撬砸車窗的技巧。
一年后,迫于警方打擊壓力,張某離開蘭州,馬某則繼續跟隨在此道上結識的其它同伙共同作案,幾次被警方抓獲,因年齡小,不到法律規定的刑罰年齡,被警方遣返回原籍,但家里管教不嚴,馬某又回到蘭州,在社會上混跡。
記者采訪獲悉,馬某在蘭州的生活基本上圍繞著網吧展開,有點錢就在網吧上網過夜,和此次涉案的程楊兩人也是在網吧結識的。三人在網吧上網、睡覺,凌晨兩三點出來,在街頭四處流竄,每次砸車窗都由馬某某下手,程楊兩人望風,盜竊的財物,程楊也不分給馬某,只是給他買盒煙、管頓飯,上網時交個網費。
目前,馬某等三名嫌疑人已向警方交代了他們撬砸車窗作案119起的事實,關于案件查證工作還在進行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