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有些回答是借口
醫改一些政策傷害了社區醫院的積極性
不能做血常規、做皮試的醫生沒上班、沒有退燒針……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些其實都是能做到的。比如說退燒的藥物,基本藥物那么多,怎么可能連退燒藥都沒有?
這位人士介紹,這與三方面有關:
首先,基本藥物制度實行以來,雖然目錄上有500多種藥,但客觀上社區醫院醫生能開的藥少了,一些醫生用慣的藥,不能開,所以對診治的把握有所下降。
其次,近年來醫患關系緊張,特別是老人、小孩生病,有時候情況復雜,一些醫生不大愿意承擔風險。
最后,與基本藥物制度匹配的績效工資制度,雖然提倡“多勞多得”,但在實際操作中平均主義傾向嚴重,收入最高的醫生與最低的相差不多,醫務人員積極性受挫。
市衛生局:已注意到這一現象
正向上級建議微調績效工資制度
昨天下午,記者就業內人士說法聯系了寧波市衛生局。衛生局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處章處長說,已注意到這種現象,他也在利用各種機會,向省廳和上級衛生部門建議,對現行的醫改方案進行一些微調。
章處長說,客觀上,以前社區醫院有專科專病門診,有床位,能做手術,醫生工作積極性比較高。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不少社區醫院從治療為主逐漸向慢性病服務和管理職能轉變。醫務人員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挫傷。醫改目的是希望市民在社區醫院看小病,但現在的情況有點背離了初衷。
章處長表示,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突破績效工資的“天花板”,在財政保證醫務人員基本收入前提下,實施真正多勞多得的分配方案,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現由國家規定的分配方案參照的是內陸省份模式,并不適合寧波。其次,增加基本藥物目錄中的藥品種類,社區醫院能配的藥應該要和市級醫院一樣。(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