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凌晨,上海市虹口區新港路242號一老式民居突然倒塌,2人不幸死亡
>>>點擊查看:最新消息 現場圖集
東方網記者蔣澤、劉歆、于量5月5日報道:昨天凌晨,上海市虹口區新港路242號一老式民居突然倒塌,2人不幸死亡。隨著記者的調查,發覺現實比設想更為復雜,列為拆遷地塊十多年,為何唯獨這片居民區遲遲未拆?此前開發商施工,是否給附近房屋造成不良影響?神秘的拆遷隊長,何以能通過出租空置拆遷房獲取利益?房屋倒塌的真正原因又究竟是什么?
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宋家老太和外地租客
王先生今年60歲,他說自己3歲就搬過來了,那時候這些房子剛蓋好,他是最老的住戶。從他記事起,這里就有四排平房,起初都是竹頂、泥墻,后來一些人家開始翻建,泥墻變成了磚墻,平房變成了兩層小樓。62歲的管先生家里則還保持著最初模樣,高高的屋頂內部沒有刷過漆,也沒有用掛歷紙貼,編制的竹條裸露在外。
若要把歷史再往前推,照王先生的說法,這片地都是宋家老太的。據說這宋家老太不一般,祖上給她留下這許多地產,在沒有這些房子前,就是片莊稼地。王先生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不過父母也是從江蘇揚州過來的,“要說真正的土生土長,還是這宋家老太。”
宋家老太不僅僅是這片土地上的記憶,王先生說,今天塌的那棟三層小樓,正是她家的房子,其實年代還不算久遠,“也就20年左右吧,一開始蓋了兩層,后來又加了一層。”王先生告訴記者,今天遇難的一位老人,正是宋家老太的女婿,年紀有70多歲,“宋家老太的女兒住到別的地方去了,逃過一劫。”
租住于此的外地人同樣是受害者。宋家老太的房屋旁有一排平房,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平房里住著三戶人家。一家有三個人,一個人去網吧通宵躲過災難,另外兩個被壓在下面,最終獲救;第二家是賣水果的夫妻,丈夫遇難,妻子被救了出來;第三家是賣皮帶的夫妻帶著一個小孩,“昨晚他們因生意不好做徹夜討論,結果也陰差陽錯逃了出來。”
現在,住在這兒有70%是外地來滬人員,有些是賣水果的攤販,有些是賣大餅的,而原先的居民,或暫時搬離,或已動遷離開。王先生和其他幾個老住戶都不愿意離開這里,“動遷沒談攏,買不起房,就住著吧。”
動遷:居民認為當初要求并不高虹口區稱問題復雜
這亂糟糟的居民區本也是動遷地塊,可旁邊的住宅樓已經蓋起,這里仍然不見動靜
居民們的平靜生活在10多年前被打破。2002年,這兒被列為拆遷地塊,但雙方似乎沒有就拆遷條件達成一致。居民們認為他們當時要求并不高,“我們當時要求動遷房位置不要太遠,結果開發商說我們是刁民。”隨著時間推移,附近其他居民早已搬遷離開,可這里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百戶人家中,也有部分談判成功的。王先生說,他的鄰居就是拿了18萬走人的:“他們孩子當時工作不錯,自己買了房子,執意不讓父母住在這里,只拿了18萬安置費就離開了,沒要動遷房。”他說,再晚幾年搬走的幾戶,安置費是36萬元。王先生和其他幾戶堅守的住民說:“我們是真正的窮人,這些安置費現在根本買不起房子,還不想住太遠。”
隨著已動遷地塊施工開始,原住民與開發商的矛盾也在升級。導火索是開發商在距離房屋僅幾米處挖大坑,用途是修建地下停車場。居民們堅持認為,挖坑造成了房屋傾斜、裂縫。王先生為了阻止施工,還和施工方干過架。俞女士說,他兒子當時用磚頭砸了挖土機的玻璃。
經過多次較量,開發商叫停了施工。大坑就此荒廢,隨著滲出的地下水和匯集的雨水,這兒就成了垃圾成山的水塘,有居民還在水塘旁的高地上開辟了菜地。東方網記者在俞女士屋外看到,水塘已整體發綠,旁邊是各種垃圾,野貓、野狗穿梭其中,甚至成了青蛙的棲息地。“撲通”,正說話時,樓上一個垃圾袋飛進了池塘。
就動遷問題,記者咨詢了虹口區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不愿多談,表示“這是開發商的問題,比較復雜”。
居住現狀:晾衣桿搭電線水龍頭出水慢
一根晾衣桿現在用做了電線桿
在只能容納一人行走的通道里,打開一扇狹窄的伸縮防盜門,沿逼仄樓梯爬上二樓,只見一個小水池,再往里是一間十來平米的房間,這就是俞女士的家。房間里有一張木床,床上堆著碗筷,邊上是衣柜,地上散落著幾張小板凳,放著電磁爐,四周墻上貼著掛歷紙,“前兩年房間燒過一次,墻壁都黑了,我就用紙給貼上了。”俞女士解釋。
在房外一側,有個不起眼的小樓梯,俞女士說,這是兒子和兒媳的房間,“前幾年兒子結婚了,媳婦又懷孕了,我不能讓他們小倆口和我住一屋啊,就又在上面給他搭了一個房子。”
相比于居住條件的窘迫,居民怨聲載道的還是日常生活不方便。“鄰居之間經常為用水吵架。”俞女士把自家水龍頭擰到最大,一根細水柱緩緩流出,“到了用水高峰更夸張,只要前面幾家水龍頭一開,其他就快要停水了。”
“最近這兒至少燒過六次。”王先生家旁邊豎著一根晾衣桿,上面搭著電線。他說,自從拆遷隊把電線桿拆走之后,大家只能把電線搭在這里。這弄堂里到處都是裸露的電線,小區居民反映,許多火災都是由于老鼠嚙咬引起的。
居民認為房子狀況并不適合居住。有居民告訴記者,每年將有臺風來的時候,街道和區政府都會給居民們發錢,讓他們去賓館住宿躲避。
今晨的坍塌會否對這些房屋造成影響?虹口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今天上午有關部門就在現場進行了鑒定,周邊房屋“目前沒有什么異常”。
- 相關閱讀
-
上海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作業量大”上黑榜
近日,教育部下發了《開展規范辦學行為督查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上海在改革教育評價、加強民辦學校招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
舜天球迷虹口不輸氣勢 歡呼聲完全壓住申花球迷
昨天,舜天當地的球迷協會組織了20輛大巴前往上海觀賽,球迷人數超過了1000人,同時身在上海的江蘇球迷趕到現場為舜天加油助威的也逼近500人,加起來總數超過1500人。 比起舜天球迷的挨肩擦背,上海申花的球迷...
-
武漢球員遇昏哨大鬧虹口 中超榜尾球隊齊滅三甲
奪冠和保級,永遠是各國聯賽的主旋律。而在中超賽場,每逢到了聯賽后半段,保級進入白熱化階段之后,怪事鬧劇就會特別多。以往是這樣,今年同樣如此。剛剛結束的第23輪中超聯賽中,四支保級球隊參加的比賽都非常...
-
虹口雨中球市創新高 球迷憧憬申花贏國安9比1
京滬大戰從來都不缺少看點,而申花用一場勝利鞏固了自己在京滬大戰中的領先地位,而國安只能延續他們在虹口16場比賽不勝的尷尬歷史。 雨中球市創新高 以往,京滬大戰就是票房的保障,今年也不例外...
-
德國球迷虹口護花 京滬對決助陣王大雷狂吶喊
京滬大戰中場休息時,17號臺突然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十來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穿著申花的藍色隊服加入了球迷隊伍,一下子吸引了眾人的眼球。據其中一位叫做Martin的朋友介紹,他們都是德國人,但是來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