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張民強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女兒都居住在商丘一高檔小區內,均價在6000元左右。一位家屬稱,他們的房子大都是分期付款。
張民強的房子是其剛到商丘時自建,位于商丘市區東部,獨門小院。這些年他一般住在女兒家中。他在海南確有一套房產,首付8萬,家人說當初是為了投資。周洋稱,張是虞城王集鄉新農村建設中的投資商。但該鄉書記連連否認,稱與其不熟。但有消息稱,二人是多年的好友。
張民強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家境貧寒。在商丘官員看來,張官至信訪局局長,是其奮斗的結果。但他的官職在增大,權力欲和控制欲也在膨脹。
上升之路
在商丘官員看來,張民強官至信訪局局長,是其奮斗的結果,因為他的起點并不高。
張是商丘虞城縣張關廟村人,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由于家境貧寒,1952年12月1日出生的張民強15歲便離家參軍。在部隊,他跟隨一位老中醫學習,為一名軍醫,在新疆中國核試驗基地一帶待了5年。
回鄉后經推薦和考試,他進入開封師院讀書,學習刻苦,成績名列前茅。畢業后進入虞城縣教研室任政治老師。
“他文筆很好,口才好,靠筆桿子得到縣領導的賞識。”一位同鄉說,當時張在縣里名氣很大,是很多人的偶像。
很快,張進入虞城縣委宣傳部工作,突出的表現讓他后來官至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職位,并在1990年調入商丘地委,擔任宣傳部辦公室主任。
在虞城縣委大院,很多退休老員工對張民強的評價很高,稱其年輕時人很正直。說起他的桃色故事,紛紛表示聽說后很驚訝,最初不敢相信。
在商丘宣傳部,張民強憑借出色的表達溝通能力,2000年左右被任命為信訪局副局長。2004年再次升遷,兼任商丘市政府副秘書長。
一位官員說,張官職在增大,權力欲和控制欲也在膨脹。
2004年7月,在商丘辦學的徐州金山橋教育集團與商丘市由于合同糾紛反目,商丘市政府單方面毀約,并準備將金山橋集團“趕出”商丘。這給了剛剛上任副秘書長職位的張民強一次表現的機會。
商丘市政府牽頭成立了“兩個清算組”,張任組長。2004年7月9日金山橋學校財務被查封,清算組迅速“占領”學校的招生辦和財務室。7月11日,清算組勒令金山橋的3位負責人離校,并于中午時分將大門正頂的貼牌“金山橋”三個字砸掉,要求全體教工從15日下午5點必須全部離校。
知情人說,當天還下著雨。以后學校實行了“軍管”,老師進出都要進行開包檢查。
半個月后,張宣布了新校名“河南景園學校”,并解釋:北有景山,南有景園,“雖然上面還沒批下來,但要把牌子先掛上”。
事后張民強在會上這樣概括,“只要法律規范好,大膽朝前走”,單方面毀約沒有任何問題。他說,這種做法第一是為了保持社會穩定;第二是為了能使學校和平過渡。
據了解,商丘市政府領導對張的表現很滿意。但事實是,因為學校的夏令營被迫中斷,部分學生無法補課,教師當年6月份的工資沒有發放,學校主體不明確,師資大量流失。
緊接著2005年,冰熊冷柜廠作為商丘曾經的王牌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最終“冰熊”遠嫁浙江,被當時的華美電器收購。很多工人下崗,而且沒拿到工齡買斷費。為此兩三百名工人手持鐮刀,圍住市政府大門。張親自接訪,三天三夜只喝水未進食,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嘴上磨起了泡,為政府化解了一場危機。但直到2008年,很多工人的工作問題都沒有解決。
不論如何,張的為官傳記中又多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年年底,他上任市信訪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