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正魚翅每斤300—1000元
那目前魚翅到底是個什么價?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伍惠漢介紹稱,如今,純正的魚翅價格每斤是300元—1000元不等。
假魚翅里加有魚膠明膠
據了解,魚翅的吃法有很多種,有澆汁、紅燒、撈飯等等,單純的魚翅并不好吃,通常要在魚翅上澆上濃厚的湯汁。
韓道明說,從真假魚翅的外觀、色澤、韌性等方面來看,兩者極為相似,一般消費者很難分出真偽。“澆上湯汁的魚翅,其味被掩蓋在湯汁里了,吃起來也就沒什么不同了”。
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商會副會長陳廣強也印證了這一說法,他稱,“人造”魚翅加工后與真魚翅十分相似,“但其營養成分相差極大,假魚翅味不鮮,沒有絲質口感,也不像真魚翅那樣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軟骨素和骨質素。其實這些假魚翅與粉條差不多,區別在于假魚翅里加有魚膠、明膠,本來明膠遇熱即化,但因為假魚翅使用了一種添加劑,所以不會化,吃起來有一點藥味”。
抽檢的82個魚翅79個造假
浙江假魚翅貨源:廣州一德路
浙江省工商局13日公布,魚翅市場造假嚴重,抽檢的82個魚翅中有79個造假,為明膠模壓而成,這些人工合成魚翅主要源自廣東。
針對魚翅市場種種亂象,浙江省工商局2012年12月對魚翅產品進行了專項執法檢查,查扣問題魚翅560余公斤,向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送檢樣本82個。通過形態特征、理化試驗和DNA成分分析,所檢82個樣本有79個為“人造假魚翅”。
鑒定機構發現,所檢干魚翅絕大部分形態特征厚薄均勻,只有縱向紋理,不符合天然魚翅生長特征,符合模壓形成的特征,同時經70攝氏度清水浸泡30分鐘的理化試驗后,有大量很稠黏的明膠溢出。經DNA檢測分析,絕大部分送檢樣本未測出鯊魚DNA成分。
浙江省工商局經檢總隊總隊長潘煒介紹,從目前案件初步調查情況看,涉案經營者中經銷假魚翅規模較大的6家經銷商均來自福建,所售的假魚翅分別從廣州一德路山海城市場的洪友海味行、嘉芝海味行、晉龍海味行;一德路南粵食品批發市場711-712鋪、125鋪、811鋪;一德路海中寶等市場購進。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進貨憑證中發現,125鋪、811鋪經銷的魚翅加工地為“江門市荷塘鎮協和魚翅加工廠”。
浙江省工商局已對市場上銷售的問題魚翅下架封存。
權威機構檢測:
部分假魚翅汞超標100倍
央視13日“每周質量報告”報道,工商部門在對魚翅市場的專項檢查中發現,魚翅加工銷售過程中主要存在重金屬超標、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真假混合、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多方面的問題。
雙氧水浸泡魚翅更亮白
記者調查發現,在南京一家飯店的婚宴現場,餐桌上的一盆盆魚翅羹,廚師用的是“合成凍翅針”。在鄭州的一家餐廳,廚師也告訴記者,他們這里使用的所謂魚翅也是合成魚翅,也就是假的魚翅。餐館中銷售的魚翅從一百多元到幾千元不等。
各地餐館的魚翅基本都是從當地的水產品批發市場購買的,記者對北京、浙江、廣東等地的水產品市場展開了調查。
在北京岳各莊海鮮產品綜合大廳,貴的魚翅都要賣到上千元一斤,便宜的只要幾百塊錢甚至更低。十幾家銷售魚翅的商鋪,魚翅的外包裝上都沒有生產廠家的廠名、地址、電話等必要信息。一些魚翅的顏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別,經銷商告訴我們,之所以會有顏色上的差別,是因為有些魚翅經過了特殊處理。不僅是在北京,在廣東、福建等地的水產品批發市場,記者也都發現有被雙氧水浸泡過的魚翅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