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愿意看到,一對曾經的閨蜜竟然反目成為兇殺仇家——生活在荷蘭鹿特丹市的15歲華裔少女侯穎思和16歲華裔少女波莉就是反面教材,只是因為在社交網站“臉譜”上披露好友的“絕對隱私”產生口角之爭,導致最后反目成仇雇兇殺人。
這起兇殺案被一些媒體稱作是“臉譜謀殺案”,不僅震驚了當地華人社區,更驚動了整個荷蘭,當地社會也廣泛探討為何年輕人會如此暴力和殘忍、警方和社會服務機構應對是否足夠。
在這起震驚荷蘭的兇殺案中,招來殺身之禍的是15歲的華裔少女侯穎思(音譯),而在幕后買兇殺人的則是16歲的波莉(音譯)——她們曾經是無話不談的“閨密”,然而也正是由于這種關系,他們互相了解對方的“小秘密”。
去年底,由于侯穎思在社交網站“臉譜”上頻頻披露波莉的“絕對隱私”。感覺“丟臉”的波莉憤而跟侯穎思發生爭執,她們的口舌之爭也從網絡世界延伸到現實生活中。波莉為了報復,竟雇傭另一名華裔混血少年金華(音譯),后者后來用尖刀將侯穎思殘忍捅死。
罵戰 兩華裔少女反目成仇
根據當地媒體的報道稱,15歲的侯穎思和好友波莉都是生活在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兩人自從兩年前相識之后,因為年齡相仿,又都是華裔的緣故,成為一對無話不談的“閨中密友”。
然而也許是女孩子天生“愛聊八卦”的緣故,侯穎思后來頻頻在社交網站“臉譜”上留言披露波莉的“隱私”——她稱,波莉的男女關系很復雜,在性方面也很隨便,甚至和認識的男孩都有過“性關系”等等。
波莉得知后,對侯穎思大為不滿,不過她們的爭執最初還是在網上進行的。他們相互糾結一些同學、好友,通過手機短信、網絡留言等方式展開罵戰。
雇兇 好友千元雇少年殺人
然而罵戰并不能讓波莉解氣,她后來更興起要“教訓一下對方”的念頭。根據檢察機構的說法,從去年12月起,波莉和男友威斯利就花了好幾星期策劃報復計劃。
后來,他們決定雇人動手。他們通過“臉譜”網站從華人夜生活圈中接觸到當時剛滿14歲的中荷混血少年金華,軟硬兼施誘說涉世未深的金華充當“殺手”。
在一次見面中,他們給了金華20歐元(約合人民幣158元),還交給他一張寫了侯穎思家住址以及她可能在家的具體時間的紙條,并答應他日后會給他外出花銷的酒錢。在金華表現出猶豫之后,他們甚至還警告,假如不按指示行動,他們就殺了他。
動手 15歲少女被亂刀捅死
后來,金華曾有幾次想要放棄,但是最后還是于今年1月14日下手。案發當天,金華按照波莉寫給他的侯穎思家庭住址,準備上門找人。當金華按響門鈴時,開門的是侯穎思的父親侯春南(音譯)。侯春南以為是女兒的同學來找她,于是叫女兒到門口來,自己就轉身進了屋中。
沒有想到,當侯穎思走到門口時,金華立即掏出一把尖刀,朝她身上連捅。猝不及防的侯穎思尖叫著倒在血泊中,侯春南聽到女兒的尖叫聲后,沖出門來阻止,在和金華搏斗時,侯春南的臉和手也被刺傷。
金華隨后逃之夭夭,倒在血泊中的父女倆被家人送往醫院搶救。侯春南被搶救后活了下來,但15歲的侯穎思仍因傷勢太重不治,最終于19日身亡。
審判 公開審訊望各界關注
上個星期,荷蘭阿納姆法庭對這起“臉譜謀殺案”展開庭審。盡管涉案嫌犯是未成年人,但荷蘭法庭卻在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的建議下,一反對未成年嫌犯不得公開審訊的慣例,破例對此案進行公開審訊,因為法庭希望此案能夠引發社會各界對青少年網絡行為提供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