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或許有,但餡餅背后很可能就是陷阱。去年7月,張先生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自稱是電信公司員工的鄒某,她稱能低于市場價一半的價格買到蘋果手機,起初張先生確實低價購買了一部蘋果5S手機,很快他身邊的朋友紛紛掏錢“撿拾便宜”,直到12月25日,張先生陸續匯去了127萬預訂款后卻再也聯系不上鄒某時,才發現上當了。
目前已知受害者達數十人,初步估算涉案金額超過500萬,日前公安灃東分局三橋派出所已立案調查。
受害者
十余次匯去127萬 這么大窟窿怎么跟朋友交代
“我現在真的腸子都悔青了,這么大金額的窟窿讓我怎么跟朋友交代。”1月6日,見到受害者張先生時,他已經幾天沒合眼了。 “我是去年7月通過朋友認識鄒某的,當時朋友說她在電信公司上班,能搞到便宜的蘋果手機。”張先生回憶說,鄒某沒有出示工作證,因為是朋友介紹,又都是干縣老鄉,他也就沒多在意。
當時張先生提出買一部蘋果5S手機,鄒某爽快答應了,當時報價只有3500元,但需要等上幾天,張先生試著給鄒某3500元,半個月后,鄒某真就送來了一部全新蘋果5S手機,張先生特意去專賣店檢測確實是正品行貨。很快,張先生身邊好多朋友都委托他購買,去年8月30日張先生第一次匯去了5.4萬元,購買18部蘋果5S,直到9月中旬拿到手機;去年9月份,張先生又分兩次給鄒某匯去了34.65萬元,預訂53部蘋果6PLUS、46部蘋果6手機,一個半月后拿到了其中74部手機,還有25部蘋果6PLUS沒有拿到。
就在張先生不斷向鄒某催要手機時,去年12月11日,鄒某表示,近期公司做活動,買10部蘋果6手機送1部,核算下來每部蘋果6手機只有3000元左右,足足比市場價格低了一半還要多,張先生再次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身邊朋友時立刻炸開了鍋,紛紛委托張先生購買手機,短短十幾天,張先生共給鄒某分十余次匯去了127萬預訂款,訂購235部蘋果6PLUS、79部蘋果6、9部蘋果5S,鄒某承諾45天后交貨。
去年12月25日,鄒某突然通過微信說手機被派出所扣了,要求再匯3萬元贖金時,張先生感覺有點不對,追問此前的手機何時能交付,此時鄒某再也沒有回復也無法聯系上本人,張先生急忙來到公安灃東分局三橋派出所問個究竟,得知由于鄒某無法給別人按期交付手機,已經被人舉報到派出所,此時張先生才發現徹底上當了。
手機批發商
發價比市場價僅便宜一點 涉案人還欠30萬元沒給
1月6日,記者見到了受害者張先生、張女士和楊女士。據他們初步統計,鄒某至少騙了數十人,涉案金額超過了500萬,僅張女士和楊女士兩人就被騙了37萬多元,被騙經歷與張先生幾乎一樣:
先是受害者通過低價購買蘋果手機,然后受害者的朋友跟著購買,交付了一部分手機后,再用超低價格繼續引誘,直到被騙巨額資金,雙方并沒有簽訂合同。
受害者介紹,鄒某給每個受害者的報價都不一樣,基本上低于正常市場價格一半,有的人甚至只花了1000元就買到了蘋果5S手機。
經過多方查找,記者聯系上給鄒某供手機的批發商。這位批發商說,他一直在西安做手機批發生意,此前并不認識鄒某,她是去店里后才認識的,“當時鄒某要的量大,我適當給了部分優惠,絕不可能3000元每部蘋果6的價格,進貨價格遠遠高于她賣出價格。”記者詢問是多少錢進貨時,該批發商并沒有正面回答,他表示,就比正常市場價格便宜了一點。由于鄒某還賒欠該批發商30萬元的尾款,他也向派出所報案了。
灃東警方
涉案女子已被刑拘 巨額資金流向何處有待調查
受害者分析,鄒某并沒有低價買進蘋果手機的渠道,反而是高價買進、低價賣出,如此反常的舉動唯一的解釋就是設局詐騙。張某說,當時見面后發現鄒某雖然年輕,但衣著打扮得體,談吐十分老練,像是在大公司上班的白領,心里也就沒想太多。
目前,張先生有苦難言,無法面對身邊的朋友,“我的朋友大都是工薪階層,原本想著圖便宜買個高檔手機,現在錢被騙了還不知道能不能要回來”。
本月1月7日,記者來到公安灃東分局三橋派出所,該所一位負責人表示,鄒某涉嫌詐騙已被刑拘,目前涉案金額、涉案人數還在清點中。
據知情者介紹,鄒某沒有犯罪前科,至于她為何要設局詐騙,詐騙的巨額資金流向何處,目前并不清楚,有待于警方的調查。
25歲女騙子
何許人也
被騙后一些受害者來到鄒某的干縣老家發現,今年只有25歲的鄒某,根本就不是什么電信公司員工,沒有固定工作,家里人也不知道她在外面做什么,去銀行查詢后發現,鄒某的個人賬戶已經沒有錢。
專家提醒
愛貪小便宜
致使騙子屢屢得逞
省社科院社會學專家方海韻表示,騙子往往抓住消費者貪占小便宜的心理,讓消費者嘗到甜頭后,進一步設局詐騙,另外騙子往往不會和受害者簽訂任何的合同,一旦騙局暴露,騙子就會溜之大吉,這給后期維權追償帶來很大難度。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一旦有人推薦低于正常市場價格的產品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反復核實對方的身份,咨詢相關的專業人士,如果發現被騙后要保留證據,及時報警。
本組文/圖 記者 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