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苗木。公司投入1200余萬元免費提供苗木在全縣共發展油用牡丹種植基地3萬余畝,帶動55267余戶農民參與種植,其中2015年公司結合精準扶貧為17個貧困村、733戶貧困戶提供牡丹苗木495萬余株,共建油用牡丹種植基地2000余畝。
回收種子。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公司均與其簽訂《油用牡丹種子回收協議》,以不低于市場價回收牡丹籽,其中2015年秋季公司共回收牡丹籽6.7噸,涉及貧困戶60余戶,戶均增收達2000元。2015年新建的2000余畝脫貧攻堅油用牡丹種植基地預計可產牡丹籽200噸,按照市場價20元/公斤的價格,預計可使733戶貧困戶戶均增收達5400元。
購買勞務。2015年夏季公司投資3100余萬元,在縣工業園區建成年產2000噸牡丹籽油綜合加工廠一座,基地建設及牡丹籽初加工方面用工達5萬個/年,其中2014年涉及貧困戶143戶,戶均勞務收入達1.5萬元,2015年涉及貧困戶354戶,戶均勞務收入為1.9萬元;牡丹籽油加工廠目前已吸納貧困務工人員23人,人均年增收可達2.5萬元。
土地流轉。2013年公司在商南縣城關鎮瓜山村流轉土地600畝,其中涉及貧困戶97畝,涉及貧困戶46戶,土地租賃方面使貧困戶戶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瓜山牡丹基地可為貧困戶提供勞務達7200個/年,可使戶均增收在1.5萬元以上。
“借苗還果”新模式,增收致富促脫貧
2016年,商南縣委、縣政府結合縣域實際,提出按照“四借四還”模式,做強做大產業,帶動群眾脫貧。旭初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商南縣“借苗還果”牡丹產業脫貧方案》,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結合實際擴基地。 采取公司免費投苗、農戶出勞出地、企業訂單回收的方式,公司計劃到2018年在全縣10個鎮辦種植牡丹面積達10萬畝,油用牡丹9萬畝,觀賞牡丹1萬畝。其中2016年新增油用牡丹脫貧攻堅種植基地達1.5萬畝,已幫扶貧困戶達到733戶,可使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2017年在全縣新增油用牡丹脫貧攻堅種植基地達2萬畝,計劃幫扶貧困戶達到1250戶,使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2018年新增油用牡丹脫貧攻堅種植基地2.5萬畝,幫扶貧困戶1400戶,戶均增收到2.5萬元以上。
心系群眾多用工。 在用工方面,盡力向貧困戶傾斜。牡丹籽油加工廠已于2016年6月13日正式投產,牡丹籽初加工及牡丹籽油精深加工方面每年可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其中2016年為我縣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40個,預計2017年提供就業崗位100個,2018年提供就業崗位200個。
小算盤大效益,鐵桿莊稼綠銀行
牡丹籽油營養保健價值高,被譽為“血管衛士”“腦黃金”,屬于新生產品,產量少,市場價位高,產業附加值高。油用牡丹種一季,可采收50年以上,后期管護簡單,投入成本低,又被稱為“鐵桿莊稼”。牡丹不僅有經濟效益,可采籽榨油、采收丹皮、制盆景、做花茶、提煉精油。還有生態效益,觀賞價值高,可美化環境,發展休閑觀光旅游,是一舉多得的綠色產業。
一是群眾致富賬。采取“借苗還果”模式,貧困戶栽植1畝油用牡丹,苗木成本880元(2200×0.4元),栽植前2年政府補助400元可沖抵管護成本,套種農作物收益1000元,栽植2年生牡丹苗木第二年即可掛果、第三年達到豐產期、盛果期達50年。每畝產籽200-400公斤,收入3000-6000元。公司目前已在全縣栽植油用牡丹3萬余畝,盛產期每畝可產牡丹籽200-400公斤,按照300公斤/畝計算,可產牡丹籽90萬公斤,按照20%出油率計算,可產牡丹籽油1800噸,3萬畝油用牡丹基地建成豐產期后即可滿足加工廠生產需求。
二是企業利潤賬。到2018年,全縣牡丹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其中油用牡丹9萬畝、觀賞牡丹1萬畝;建成牡丹精深加工產業園區1個,投產牡丹精油等生產線4條,研發牡丹系列產品10種,形成牡丹產業產、供、銷一體化鏈條,年產牡丹籽油2000噸,產值18億元,實現凈利潤達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