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總占地面積1500畝,分三期建設。一期項目占地150畝,已建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軟膏劑、口服液、糖漿劑、注射劑等通過GMP認證的生產線15條和年產5000噸中藥材中間體提取生產線一條。二期項目占地200畝,新建1.94萬平方米的顆粒制劑和中藥配方顆粒廠房、智能倉儲和中藥飲片廠,配套建設質檢樓、專家樓、職工活動中心等設施。目前顆粒制劑廠房顆粒制劑生產線設備調試完成,飲片廠正在設備安裝。三期國家中藥材戰略儲備庫項目,占地1108畝,計劃投資50億元,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該項目將以中藥材戰略儲備為核心,建立從中藥材大數據管理到智能研發生產、從智慧物流到中藥養生體驗的全產業鏈體系。目前項目用地基本征用到位,C區地勘工作完成,正在場地碾壓,計劃近期開工建設;必康大道按計劃順利推進,必康大橋建成通車,四條河堤工程完成招投標已啟動建設。
2015年10月,必康產業園區項目被列為省級重點工業園區。市政府將必康醫藥產業園二期、三期項目定為市級重點項目,政策向園區傾斜,資金向園區建設傾斜,人才向企業發展傾斜,為產業園區建設提供強大支持和保障。山陽縣委政府非常重視項目建設,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醫藥產業園區建設領導小組,下設項目管理處,從縣級部門抽調精兵強將成立項目管理處,所有抽調人員與原單位工作脫鉤,專心負責項目建設的環境保障工作。為了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先后兩次帶領鎮村干部和管理處干部到江蘇考察“新沂”必康公司建設,看到沿海地區對項目的重視和優裕的投資環境,對干部觸動很大,促進了園區項目建設的飛速進展。
山陽縣委政府對園區項目二期三期建設實行專項優惠扶持,并進行“九通一平”,為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稅費實行稅務部門上門服務,并在辦理相關手續方面實行部門上企業“代辦制”,為必康三期建設在山陽養老院提供免費臨時性住房。還配套建成一座必康大橋,建設一條寬24米、長4.3公里的雙向四車道的必康大道,建設十里鎮“醫藥小鎮”,為實現“城區和十里鎮一體化”、促進城市產業融合。
在必康發展的過程中,山陽縣委縣政府堅持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充分利用當地“山好、水好、藥好、人好”的四好環境優勢,特別是在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縣國稅部門主動作為,在培植稅源、保護稅基、降低稅負,促進發展方面推出了五項服務大企業的具體措施,一是不折不扣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工藝改進、擴大規模上;二是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套餐,與必康公司建立了大企業聯絡員制度,開辟了綠色通道,優先為其辦理納稅申報、資格審批、減免稅等稅收業務;三是抽調業務骨干,通過“納稅服務直通車”和“流動課堂”上門為企業服務,做到“隨叫隨到”,及時解決版稅難題;四是實施“互聯網+稅務”多元化辦稅模式,充分利用網上稅務局、稅企qq群、12366短信平臺,及時為企業發送稅收政策、申報提醒等涉稅信息,提高服務的主動性和實效性;五是落實A級納稅人便利化措施,對增值稅專用發票實行免認證,且單次可領取3個月增值稅發票用量,對需要調整增值稅發票用量做到及時辦結。
回報社會,必康樂為社會無業人員提供就業崗位
必康集團在“兩優四好五服務”的感召下,依然對山陽情有獨鐘,總部扎根山陽19年堅持不遷,公司回報山陽“故鄉之情”的初衷始終未改。公司山陽基地僅安置下崗、失業人員,解決城關、十里鎮農村勞動力就業達400多人。十里鎮劉家村的歐陽麗麗29歲,她有兩個孩子。孩子有爺爺奶奶照看,她在家苦于無事可干,2013年到公司上班,月收入2000多元,既有了穩定收入,又能照看一家人,一舉兩得。十里鎮陳坪村的王蘭今年26歲,曾在深圳一家玩具廠打工,在外打工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成立留守兒童,讓她很是揪心。進了必康公司后,在糖漿車間貼標簽,月收入2300元,公司上班時間固定,8小時之外回家照看了一家老小。像歐陽麗麗和王蘭這樣的農村留守女工在必康集團公司有35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