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引述一名長城汽車經銷商的話指出,去年長城汽車銷量下滑和哈弗H8推遲上市不可分割,這影響了消費者對長城的信心。
根據長城汽車此前發布的公告,2014年長城汽車全年銷售73.08萬輛,相比2013年的75.42萬輛下滑0.3%。2014年計劃銷售89萬輛,但最終僅完成銷售目標的82%。這是多年來一直高歌猛進的長城首次出現銷量下滑。
雖然長城汽車2014年銷量下滑和整個自主品牌的發展有一定的聯系,但是哈弗H8的推遲上市,卻成為自主品牌汽車受影響最主要的標志。
一款尚未上市的車型何以背上了銷量下滑的黑鍋?原因在于長城押寶H8,使自身陷入被動。
此前,作為長城汽車嘗試突破20萬元大關的產品,哈弗H8被寄予厚望,但一路上坎坷不斷,兩次推遲上市“回爐再造”。長城汽車在第二次推遲H8上市時發布公告稱:H8交付后,客戶反映車輛在高速工況下傳動系統存在敲擊音,這影響了整車品質,達不到商品車交付的條件,所以才需要繼續整改。
作為長城逆向研發模仿奔馳ML級的高端SUV,哈弗H8的經歷也再次向所有自主汽車品牌說明,沒有積累,就不會有收獲。畢竟汽車不像家電和電子產品,只要采購先進零部件就能組裝出高質量的產品,多家供應商的零部件要集成在一起形成系統,考驗的是汽車主機廠的技術匹配能力。
與目前大部分自主品牌轉型倡導的正向研發路徑不同,長城的產品開發流程依然采取逆向開發的方式。雖然這種研發模式能使產品短時間內打開市場,但一旦向中高端車型延續,就會面臨集成匹配的難題。而哈弗H8的異響正是源于此。
由此可見,哈弗H8上市過程幾經坎坷,說明了汽車企業的產品從低端向中高端延伸的過程中,即使有嚴格和有效的管理,也需要匹配高水平的研發和技術實力,長城汽車在這方面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由于長城自身積累的技術研發實力,并不能支撐今天系列產品的體系競爭,H8背負銷量下滑的黑鍋,這多少也折射出自主品牌沖高端的無奈。(藍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