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即家用汽車產品“包修、包換、包退”三包新規,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漫長等待后,終于在昨日正式出臺。新規明確規定家用汽車產品保修期內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可以免費修理;在三包有效期內,如果符合規定的退貨條件、換貨條件,消費者可以憑三包憑證、購車發票等辦理退貨或換貨手續。規章規定,保修期限是不低于3年、6萬公里,三包有效期限是不低于2年或者是行駛里程5萬公里。
四種情形可退換貨
對于最受關注的退換貨條件問題,國家質檢總局在新規中列出四種具體情形:一是從銷售者開具購車發票60天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之內,出現轉向系統失效、制動系統失效、車身開裂、燃油泄漏,就可以選擇換貨或退貨;二是嚴重的安全性能故障累計做兩次修理仍然沒有排除故障,或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三是發動機變速器累計更換兩次,或它們的同一主要零件累計更換兩次仍然不能正常使用;四是,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前后條、車身當中的同一主要零件累計更換兩次仍然不能正常使用。此外,新規還規定了因修理時限的原因引起的換貨情形以及因換貨不成而引起的退貨情形。
據悉,汽車三包規定的立法工作由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法規一處負責,該處處長李明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三包規定主要針對為生活消費需要而購買和使用的乘用車,有些單位為汽車營運、生產經營活動而購買使用的汽車產品,沒有納入規章的調整范圍。
企業售后成本或升五成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一相關負責人表示,汽車三包政策之所以經歷了近十年的漫長等待才出臺,其阻力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汽車廠商怕成本提高而反對。
一德系豪華品牌車商稱,汽車每年的維修成本是隨著購車年限逐年增加的。照常理推算,保修期從2年增加到3年,無論如何成本提升也會在50%左右。“如汽車‘三包’新政提出了保修期限不低于3年6萬公里。保修期內出現的質量問題,消費者也可以獲得免費修理,包括工時費和材料費。”上述車商坦言。
不過,不少車商和消費者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則認為,汽車消費新規就汽車如何“三包”作出明確界定,以后很多問題都變得簡單多了,汽車廠商與消費者的矛盾也會相應減少。(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