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巨頭對新能源車的前景預測非常保守:未來20~30年內,市場占比僅為4%~5%。其依據有二:一是動力電池技術短期內很難獲得突破,燃料電池車的加氫站建設投資巨大,沒有巨頭企業的支持很難推進。二是傳統燃油發動機提升的潛力依然很大,預計到2030年其熱轉化銷量可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一倍。
據美國Autonew近日報道,豐田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氫動力新能源車的成本獲得突破性削減,其燃料電池系統的成本將由最初單車(樣車)100萬美元降至5.1萬美元,這使得豐田有可能在2015年推出首款售價不超過10萬美元的燃料電池中級轎車。
與此同時,豐田與寶馬合作開發的燃料電池車將于2020年上市,屆時,豐田預計該車型年銷量將達到數萬輛。但豐田同時承認,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覆蓋廣泛的加氫站的建設。
由于是真正的零排放汽車,目前幾乎所有跨國車企都將氫燃料電池車作為新能源車的最終解決方案。但不能回避的是,假如未來的加氫站和現在的加油站一樣便利,石油巨頭們甘心讓出這塊它們已經壟斷了上百年的肥美奶酪么?它們是否會極力阻撓新能源車時代的到來?
近日,美國環保署(EPA)一份有關降低汽油中乙醇混合比例的內部文件泄露,引發了相關利益方的激烈爭論,就很能說明問題。根據這份內部文件,EPA擬將2014年全美乙醇汽油的供應量從181.5億加侖削減至152.1億加侖。181.5億加侖乙醇汽油的年供應量是美國2007年立法規定的,現在EPA的做法被媒體認為是在清潔能源問題上“開歷史倒車”,是石油企業“陰謀得逞”。
盡管EAP在一份聲明中說媒體所報道的僅僅是一份草案建議,奧巴馬政府推廣使用乙醇汽油、降低對進口石油依賴的“堅定承諾”并沒有改變,但它同時承認,增加乙醇汽油的供應量確實面臨一些新問題。據媒體披露的相關內容,EPA對石油企業的說法顯然持支持立場——“如果汽油中乙醇的混合比例超過10%,將影響發動機的性能甚至帶來損害”。但同樣根據2007年相關立法,汽油中的乙醇混合比例可達15%。
以美國最大的乙醇集團GrowthEnergy為代表的乙醇組織十分擔心,如果EPA的草案建議一旦被采納,將給整個行業帶來不利影響。GrowthEnergy甚至懷疑,這份還在征求意見階段的草案建議被泄露出來,不能排除有人在惡意操縱乙醇期貨價格、打壓乙醇行業的可能。
這場圍繞乙醇汽油的利益之爭無疑凸顯了石油行業對待生物能源及其他替代能源的立場。由此甚至不難判斷,由于自身巨大的商業利益所系,石油巨頭在新能源車問題上持有什么樣的立場。
自去年以來,世界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BP(英國石油公司)相繼發布研究報告,對新能源車前景基本持消極態度。它們認為,未來20~30年,傳統燃油發動機仍將占據主導地位,純電動車、插電式和普通混合動力、燃料電池車、天然氣車在全球汽車銷量中所占比重只能達到4%~5%。據其預測,到203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1.6億輛。殼牌相對樂觀一些,認為到2050年所有替代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比將達到40%。
石油巨頭的悲觀預測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的考量:其一,動力電池技術短期內很難獲得突破且成本高昂,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價格將長期居于高位;燃料電池車的加氫站建設投資巨大,沒有巨頭企業的支持單靠政府意愿和汽車廠家的力量很難推進。其二,傳統燃油發動機的提升潛力依然很大,預計到2030年其熱轉化銷量可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一倍。汽車廠家迫于競爭壓力,以及歐盟、美國日趨嚴苛的燃油和排放標準,汽車燃油消耗的下降趨勢將愈來愈明顯。埃克森-美孚提供的數據表明,盡管目前中國和印度的汽車銷量增長很快,但由于汽車動力系統的技術進步,全球乘用車燃油消耗的峰值很快就會過去。
分析認為,石油巨頭對新能源車的前景預測將直接影響整個石油行業的戰略投資方向。目前,僅僅埃克森-美孚和BP每年在石油勘探、陸地與海洋石油開采、煉油廠的投資總額就高達500億美元,今后仍將維持這一水平。但風險在于,對于新能源車的前景預測一旦失誤——如果新能源車市場提前爆發,必然導致石油需求減少,石油價格就會下跌。據測算,以目前石油巨頭的投資水平,必須維持每桶80美元的價格才能保證不虧損,因此石油巨頭們肯定不愿意看到這一天早日到來。但也必須承認,出于自身的戰略關切,石油巨頭的預測應該是比較準確的。事實上,近年來石油巨頭在生物能源、風能、太陽能等替代能源方面的投資規模不斷收縮,在相當程度上預示了它們對新能源車前景的不看好。(武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