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4.3億元共安排礦產勘查科研等34個項目
●將提交大型礦床5處中型2處 銀1400噸銅27萬噸
本報訊 (記者 喬佳妮)3月22日,記者從全省鎮安西部整裝勘查區找礦會戰動員會上獲悉,從今年起,我省將用三年時間,在鎮安西部開展整裝勘查地質找礦大會戰。通過整合各方要素的大投入、大會戰,實現銅、金、鎢、銀、鉬等多金屬礦產的找礦突破,為推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有效的礦產資源保障。
此次我省在鎮安西部實施的整裝勘查區地質找礦會戰,是要通過整裝勘查的形式,以礦集區為單元,把分散的探礦權、勘查資金、資料信息、技術和裝備等勘查要素進行優化整合,統一規劃,統籌部署,通過大投入、大會戰,實現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基地的目標。
據悉,地質找礦會戰區具體位于鎮安縣西部、寧陜縣、柞水縣三縣相鄰區塊,總體呈北西向分布,分南、北兩個找礦重點工作區。計劃投入資金4.3億元,共安排礦產勘查科研等34個項目,其中社會資金投入2.4億元,省級財政資金投入1.9億元。預期最終提交大型礦床5處,中型礦床2處,提交銀1400噸、銅27萬噸、金25噸。其中今年社會資金投入0.8億元,省級財政投入0.7億元,力爭提交銀700噸,銅14萬噸,金12噸。
記者了解到,此次地質找礦會戰區地處南秦嶺金鉛鋅等多金屬成礦亞帶,區內已發現金銀鉛鋅鎢鐵等礦種,優勢礦種為金鉬鎢鉛鋅,已知礦產地近百處。以往已發現和探明了太白廟金礦、朱家溝鉛鋅礦、黃金美金礦等一批礦產地。2013年以來,通過實施整裝勘查,加大地勘基金和社會資金投入,又發現了一批有望形成大中型礦產地的礦區,組織開展找礦大會戰的基礎地質條件和時機較成熟。省國土廳將按照地質找礦成果獎勵辦法,對最終取得找礦重大成果的項目予以重獎。
會議要求,勘查工作要積極探索減少生態環境破壞的找礦新技術、新方法。施工中要盡量減少對植被的破壞、土層的開挖,探礦工程竣工后,要做好土方回填和植被恢復,確保綠色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