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在陜西省文化藝術節上看完商
洛花鼓戲《帶燈》被感動得流淚,他激動
地上臺對演員說,“感覺戲非常好,我很受感動,質量特別高。”
原著作者賈平凹在看過演出后,對李君梅給予了高度贊譽:“演員演得相當不錯,主人公帶燈這個角色在唱腔上豐富了以往花鼓戲的唱腔,演員的唱功也非常好,演得特別投入,質量特別高。”導演徐小強也肯定:“李君梅的表演有一種非常樸實、含蓄的美,除了純正、嘹亮的唱腔外,她還特別善于人物內心的捕捉,將人物形象塑造得很豐滿,是個不可多得的演員。”
媒體合力報道《帶燈》 推動戲曲當代傳播
大型商洛花鼓現代戲《帶燈》從改編到演出,一直受到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的持續關注。
2014年8月7日《三秦都市報》報道,7月25日至30日,由商洛籍著名作家賈平凹同名小說改編的大型商洛花鼓現代戲《帶燈》首次在市影劇院亮相演出,從劇情到演技,從曲調到燈光,整個演出銜接緊密、扣人心弦、引人深思,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2014年10月23日人民網陜西頻道報道:賈平凹看花鼓戲《帶燈》感動落淚,李君梅唱出基層干部崇高理想。導演徐小強透露:“賈平凹上臺以后眼睛還是濕潤的,我們都看到了他含著淚。”
2015年9月2日《華商報》報道“商洛花鼓戲《帶燈》拿下多項大獎”,第七屆西北五省區秦腔藝術節在寧夏人民會堂》落下帷幕,《帶燈》拿下包括優秀劇目獎、優秀表演獎特別獎、優秀表演獎、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和優秀舞美獎等多項大獎。
2015年10月22日,《華商報》報道“商洛花鼓現代戲《帶燈》被定為國家藝術節重點劇目”;10月25日《華商報》刊發“首次觀看花鼓戲《帶燈》賈平凹感動落淚”;11月10日《華商報》報道“商洛花鼓戲《帶燈》亮相中國戲劇節”,大型商洛花鼓現代劇《帶燈》11月7日在江蘇昆山參加了第十四屆中國戲劇節,作為賈平凹的代表作,現實主義題材《帶燈》在當地引起了南方觀眾的共鳴。
2015年10月25日《西安日報》報道“商洛花鼓戲《帶燈》西安首演,改編自賈平凹小說”。原著作者賈平凹當晚也來到現場觀看,并贊其演出了“家鄉的味道”。
2015年10月25日《陜西日報》刊發《商洛花鼓戲唱響西安》。11月13日《陜西日報》刊發“專家吁請:關注現實主義力作——大型商洛花鼓現代劇《帶燈》”,大型商洛花鼓現代劇《帶燈》深入生活,直面現實,通過藝術的方式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戲劇精神和時代精神完美融合,震撼心靈,弘揚民族正氣,是一部有溫度、有深度、有厚度、具有批判精神又弘揚正能量的文化精品,具有積極的主題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2015年12月26日《陜西日報》專訪《帶燈》主人翁、主演李君梅:《李君梅:用心塑造一個好角色》:“戲要慢慢揉,帶燈內心的一些思想,我能向她接近,我喜歡她那種單純而不簡單,聰慧的狀態。用內心去體驗,我也希望能夠把鄉鎮干部的困境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