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陜西省出現持續高溫,是1961年以來溫度最高的年份。省民政廳1日透露,干旱導致西安、咸陽、渭南、寶雞等多地367個鄉鎮294.66萬人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31.15萬人,其中15.85萬人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最新統計顯示,陜西關中、陜南地區有16個縣區的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90至220毫米,降水量在12至30毫米之間。7月22日,陜西省水文局發布陜西有史以來第一次江河枯水藍色預警。28日,升級為枯水黃色預警:渭河控制水文站流量及大型水庫蓄水量低于枯水預警指標。
目前,商洛、寶雞、西安、咸陽局地及安康北部局地已發展為重旱,商洛局地達特旱等級。秋糧生長期陜西平均降雨量為1998年以來同期最少,關中、陜南大部平均偏少4至7成;少灌或未灌玉米生長大面積停滯,干旱嚴重地區出現葉片干枯甚至枯死絕收現象。
截至7月31日,干旱導致商洛、西安、咸陽、渭南、漢中、寶雞、韓城等地38個縣區367個鄉鎮294.66萬人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31.15萬人,其中15.85萬人出現臨時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面積253.37千公頃,絕收面積12.88千公頃,2.78萬頭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干旱造成農業損失近1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