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開展“三個年”活動系列評論之二
本報評論員
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招商引資的催化劑、項目建設的加速器。進入第二季度,全年工作進入抓落實、抓推進、抓突破的關鍵時期,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強大動力,全面落實落細省、市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各項要求,真正將營商環境“軟實力”轉化為商洛高質量發展的硬基礎。
要加強項目服務保障。項目建設,重在保障,成在服務。要樹牢“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項目轉”理念,深化工程審批制度,深化工程竣工驗收“多驗合一”改革。推行“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加快推進“交地即交證”,實現“拿地即開工”“交地即交證”“零時差”。規范中介服務,明確中介服務事項適用范圍、流程、收費及時限,推廣應用“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縱深推進“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出臺并實施與“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機制相匹配的差異化資源要素配置政策。加強產業園區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園區服務企業能力。
要提升涉企服務效能,讓市場主體花最少的時間、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門、實現最好的發展。優化企業開辦和注銷流程,簡化流程,壓縮周期,實現“一網通辦”。圍繞全市重大項目、重要產業和重點企業,深化“稅務管家”服務。設立水電氣業務報裝綜合受理窗口,提升水電氣業務報裝能力。打造“保姆式”金融服務體系,積極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服務。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為企業快速提供關稅保函、關稅保證保險等金融產品,減輕企業現金流壓力。提升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水平,實現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運行。
要優化投資創業環境,強化政策法規保障。投資創業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要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涵養創新創業生態,打造良好創業生態環境。抓好集中治理拖欠市場主體賬款行為,提高商業糾紛審判執行效率,提升破產案件辦理質效,落實落細《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積極創建省級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全力解決企業經營和項目建設中的急難愁盼問題,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全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強化政策法規保障,營造公平、高效的法治環境。
要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強化市場監管能力。要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推行“一照通辦”“一證通辦”改革,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效能,開展“坐窗口、走流程、跟執法”活動,落實惠企政策兌現,加快實現“一次申報、全程網辦、快速兌現”。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深化市場監管,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強化勞動力市場監管,切實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的不合理負擔,不斷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前進道路上,只要我們以奮勇爭先、勇挑重擔的精神姿態和使命擔當,緊緊抓住招商引資這條工作主線,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向優而行,就一定能助推產業提質增速,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斷譜寫商洛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