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段光耀 劉 陽楊 喬)據(jù)氣象部門預報,6月5日至11日我市以多云間晴天為主,晴好天氣對小麥、油菜等夏收作物收獲晾曬十分有利,市農業(yè)農村局出臺“三夏”搶收搶種技術指導意見,為我市“三夏”生產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意見指出,因時因地抓好搶收,對麥穗籽粒飽滿、麥粒蠟熟的麥田,適期收獲、及時晾曬;對未成熟麥田伺機收割;對自繁自用麥田,田間去雜、單收單打,確保種子純度;對低洼積水田塊,及時排澇疏水,確保農機盡早下田搶收;對成熟的倒伏麥田,人工扶起就近捆綁,防止出芽和霉變。
意見提出,搶時搶地晾曬烘干,充分利用廣場、操場、機關大院等各類場所,提前準備烘干設備,確保脫后即晾、晾后即干。對有烘干設備的及時脫水烘干;對沒有機械烘干條件的,可置通風處晾干,或用排風扇、鼓風機等電器吹晾,待晴天立即晾曬。對種子田塊,收獲后要按品種分場晾曬、分機烘干,嚴防機械混雜,確保種子質量。
意見明確,搶時搶墑抓好夏播,科學研判土壤墑情,適墑適期擴種夏玉米、大豆,抓好復合種植核心示范區(qū)建設,開展玉米機播增密度試驗,推廣玉米“一增二調多促”等關鍵提單產技術,促進秋糧作物單產有效提升。堅持“播期服從墑情、播種服從質量”原則,對田間無積水但土壤墑情過大田塊、一般積水地塊、積水嚴重地塊,適時播種、開挖深溝瀝水排水、視情況擇期播種或改種。
意見強調,分類施策防治病害,對高海拔地區(qū)處于灌漿期的小麥,做好以小麥赤霉病防治為主的“一噴三防”工作;密切監(jiān)測馬鈴薯病蟲害發(fā)生動態(tài),適時噴施殺菌劑預防馬鈴薯晚疫病發(fā)生;加強夏播玉米二代黏蟲的監(jiān)測防控,密切關注黏蟲、草地貪夜蛾成蟲遷入動態(tài),實施“一噴多促”,確保秋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