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商洛市第八屆道德模范周俊波
本報記者 肖 云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就是不平凡。從“商洛好人”“陜西好人”“商洛市第八屆道德模范”到住建部授予的“最美環衛人”榮譽稱號,這些閃閃發光的獎章見證了商州區城北環衛所副所長周俊波在平凡崗位上18年如一日的無私奉獻。
自24歲進入環保部門,周俊波經歷了清掃一線、環衛督查、公廁建設管理處及區環境衛生管理處城北環衛所等多個崗位,基層的磨礪既讓他體會到環衛工作的繁重和瑣碎,也使他深刻認識到環衛人的價值就是守護城市的潔凈與美麗。
“夏天的暴雨,秋天的落葉,冬天的大雪,都需要環衛工一掃帚一掃帚的清掃,一鐵锨一鐵锨的鏟除。”周俊波說,看似日復一日的重復、單調,但時有的突發狀況卻讓人措手不及。
2019年夏天的一個傍晚,突然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不一會兒,城區多處低洼地帶就成了一片汪洋,周俊波立即帶隊趕往現場排除積水,“由于妻子也在單位防汛,我只能將5歲多的孩子帶著,鎖在車里,離開時,孩子嚇得不停地哭,可是沒辦法。”雨水如瓢潑般澆在周俊波的臉上、身上,他和同事們在雨霧中蹲下身子,一遍遍疏通管道,清理雜物、淤泥……一個多小時后,暴雨終于變小了,交通也恢復了正常,渾身濕透的周俊波急忙跑去車邊看,孩子卻已哭累睡著了。
市上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工作啟動以來,周俊波又參與了城區的“公廁革命”,在主城區新建公廁38座,改擴建公廁13處,建垃圾轉運站7座,還參與了環衛作業園、“三廠”項目及16座環衛工人休息室等建設任務。當時正值酷暑,守在建設現場的周俊波喉嚨干得冒煙,胳膊曬蛻了一層皮,最終如期完成任務,其中移動公廁建設被省市專家評為“亮點工程”。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周俊波緊急投入防疫一線,24小時連軸轉,加派人手收集轉運全市醫療廢棄物,保證日產日清、阻斷二次污染。同時,全力做好城北環衛所29萬平方米道路的清掃保潔和生活垃圾收運以及防疫消殺工作。期間,由于過度勞累,導致痛風、高血壓復發,但他仍沒日沒夜地堅守在崗位上。
“環衛工作很普通,很平凡,甚至很不起眼,但是它又是不可或缺的。“周俊波把愛崗敬業的精神貫穿到每一個細枝末節里,為了激發環衛人的價值感、榮譽感,他結合環衛工作與城市特色,設計了“商州環衛”的標志:連綿起伏的秦嶺上空,一只優雅的丹鶴銜著一枚綠葉,展翅飛翔。而今,在商州區的公廁、垃圾轉運站和環衛車輛上,“商州環衛”的標志隨處可見。工作之余,周俊波還設計了一種可以移動,并且能讓垃圾不裸露并盡量減少臭味的收集裝備——移動環保垃圾屋,并獲得了國家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