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商洛慈善工作亮點掃描
本報通訊員 郭萬寶
2022年是我市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市慈善協會堅持初心使命,履行責任擔當,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創建村社“慈善幸福家園”為抓手,以召開慈善大會為突破口,加大慈善募捐工作力度,積極踐行“第三次分配”,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市慈善協會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加強自身建設,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召開了第四屆三次理事會,謀劃了我市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新思路。在省慈善協會的精心指導下,指導鎮安縣成功召開了慈善大會,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探索踐行“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新模式,實施了“村社慈善幸福家園”創建工程,全市網上認領“村社慈善幸福家園”321個,線上線下募集慈善互助金326031.75元。在村(社區)打造一個村(居)民自治、社區參與、社會幫扶、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慈善幸福家園”,成為新時代慈善參與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初步建立起黨政支持推動、社會廣泛參與、慈善組織實施、助力鄉村振興的大慈善格局。
2022年,市慈善協會投入資金千余萬元,修建慈安便民橋171座、助學2221人、救助大病患者80多人。春節慰問困難群眾2443人,“六一”慰問少年兒童8382名,“九九”重陽節慰問老黨員、老干部、老工人、老科技工作者及困難家庭老人200人,慰問環衛工人、交警、建筑工人1145名。
按照省慈善協會的要求,市慈善協會積極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指導丹鳳縣、洛南縣慈善協會順利完成換屆工作,鎮安縣慈善協會人選已全部到位,一批有情懷、有能力、有資源、有影響的干部進入慈善隊伍,增強了縣慈善協會班子的戰斗力。市慈善協會加強對市直和縣慈善協會志愿服務工作的交流和業務指導,推動慈善志愿服務組織向鎮村延伸,全市慈善志愿服務隊伍發展到1610個,志愿者人數71191人,實施項目4976個,開展服務活動350場次,受惠群眾達1.5萬多人次,基層慈善工作呈現出開拓創新的新氣象。
為進一步拓展募集渠道,市慈善協會積極探索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思路,建立了全員募集新機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堅持鞏固老善主,發展新善主。在重大節日、酷暑嚴冬、疫情防控期間,走訪慰問善主,主動幫助解決問題,用誠意贏得善主的支持。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陜西專場”活動,在為期3天的全市“鄉村振興·陜西專場”線上活動中,參與愛心捐贈人次達50多萬,捐款總額達到1026.99萬元,比2021年750萬元增加276.99萬元,增長136.93%,位列全省12個市區第四名。2022年全市共募集款物價值8679萬元,比2021年6406萬元增長135.48%,慈善互聯網和常態化線上線下公益募捐善款實現新突破。
2022年夏,我市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市慈善協會快速反應,在全市啟動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第一時間發出倡議書,緊急動員社會力量募集抗疫款物,組織慈善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線開展志愿服務,快速采購生活和抗疫物資送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省、市協會攜手陜西鴻瑞集團為商洛捐贈667萬元、陜西盤龍藥業公司捐贈175.5萬元,市協會向7縣區協會、市直教育教學單位、重點生產企業、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捐贈179.6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抗疫工作。在省慈善協會的援助下,疫情防控期間,共接收23家愛心企業和單位、14名愛心人士捐贈款物價值1360.77萬元,為奪取疫情防控斗爭全面勝利貢獻慈善力量。
為在全市營造濃厚的社會慈善氛圍、傳承慈善文化,2022年,市慈善協會通過舉辦第四屆“中華少年說”語言藝術展演“商洛慈善杯”商洛展區決賽,為第四屆“中華少年說”語言藝術展演商洛展區15名獲獎選手代表頒發了獲獎證書。市慈善協會也被中國關工委和“中華少年說”語言藝術展演組委會評為“最佳組織單位”。在商洛市小學舉行慶“六一”送愛心和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并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民政局、市眼科醫院、市巾幗志愿者協會、商洛善愛婦女兒童發展中心聯合在山陽縣南寬坪初級中學開展捐資助學慈善文化宣傳和法治進校園專題講座。全年編輯《商洛慈善》102期,中央和省、市媒體報道170篇。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成功激發了社會各界人士奉獻愛心的內生動力,讓慈善宣傳工作再上新臺階。
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市慈善協會積極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活動,提高各級慈善組織和慈善工作者對“踐行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現實意義的認識;建立商洛市慈善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開展創建市級文明單位活動,接受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檢查考核驗收;修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慈善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市慈善協會也被評為AAAA級社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