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 娜)近日,市政府印發《商洛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能力和人工影響天氣減災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貫徹落實國務院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綱要和“十四五”時期商洛氣象事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氣象在防災減災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全面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和人工影響天氣減災能力。
方案聚焦暴雨、局地強對流等氣象災害和重點區域,優化監測站網布局、提升災害性天氣監測能力;強化氣象預報預警業務系統本地化開發和應用、開展城市應對極端天氣應用研究,提高降水實況分析和極端氣象災害預報準確率;加快“氣象+”賦能高質量發展,推動“氣象+行業”信息服務,提升預警能力精細化水平;完善預警信息發布手段,開展健全氣象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發布體系,提高預警信息發布提前量。
方案聚焦冰雹、干旱等氣象災害易發關鍵區域,建立統一協調的人工影響天氣指揮和作業體系,加快提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強化組織領導、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健全人影工作保障機制;定期開展人影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強化彈藥儲運安全保障,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支撐;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軍地協同、綜合監管”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機制,實現科學作業、精準作業、安全作業。
據悉,該方案是氣象部門提升市、縣防災減災能力的重要抓手,旨在進一步提高氣象防災減災風險防范水平,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極端天氣應對能力,推動氣象災害應急響應體制機制更加完善,促使監測預報預警服務科技支撐更加有力,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氣象服務保障。市、縣兩級將積極落實配套資金投入,堅持邊建設邊發揮效益,分兩個年度完成“兩個能力”提升建設任務,推動建設成果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