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本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復雜。隨著確診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人數逐漸增多,為全力以赴做好感染者分類收治、確診患者治療及無癥狀感染者隔離醫學觀察,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市體育運動中心緊急改建方艙醫院。
8月17日以來,在方艙醫院中,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句句暖心的回應在建設者、醫護工作者與患者身邊不斷上演,給責任與溫暖寫入最生動的注腳。
“疫”線速度
8月17日,市交投公司接到方艙醫院改建任務后,火速集結員工,協調運輸的數千塊隔斷板、500多張床及箱體板材、水電照明等配套設施,在12小時內全部運至施工現場。
準備工作完成,當日13時,方艙醫院正式開工建設。在施工現場,設計人員對接出圖紙,確定施工方案;施工人員已經開始進行前期設備安裝和隔斷板安裝,方艙醫院建設在緊鑼密鼓中有序進行。
15小時,一樓主體全部完成;28小時,二樓主體全部完成;56小時,方艙醫院所有設施全部安裝完畢。市交投公司總經理黃甫軍介紹,從任務下達到符合使用標準,市交投400多名干部職工爭分奪秒,鏖戰兩天,圓滿完成商洛方艙醫院的改建工程。
黨展是市交投公司一名員工,8月17日,黨展正在和家人吃飯,突然接到支援方艙醫院建設的通知。“我要去支援一線,你在家照顧好自己和孩子。”黨展放下筷子,給家人簡單叮囑后,就匆匆趕往建設現場。
從聯系采購物資到參與鋪設保護膜,從搬床位到清理衛生,哪里需要,黨展的身影就出現在哪里。“不止我一個人,公司的其他同事也是不分晝夜,在一線艱苦奮戰,我怎么可能掉隊。”黨展說。
“方艙醫院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容不得我們有半點懈怠。”黃甫軍說。兩天一夜的時間,市交投公司共組織協調施工、管理人員近460人次,投入機械設備30臺次。
搬運防疫物資,清潔院區衛生,市交投公司全體建設者像建設自己家園一樣搭建著方艙醫院的一方一塊,累了就躺在地上小憩,渴了拿起礦泉水灌進喉嚨,餓了就地狼吞虎咽地吃完,忙碌的身影從樓上跑到樓下,建設的步伐從室內蔓延到室外——此時的他們更像是沖鋒陷陣的“戰士”,勇往直前、不畏艱險。
正是在市交投公司的努力付出下,方艙醫院清潔區、污染區、水電設施等配套設施才能快速完善,才能如期開艙收治病患。在這場與病毒賽跑的戰“疫”中,他們展現了無所畏懼的“疫”線速度。
踐行使命
8月18日深夜,在方艙醫院緊鑼密鼓建設的同時,市中心醫院的24名醫務人員帶著醫療設備和防護、消毒等物資,點亮了方艙醫院的一盞盞明燈。
通道布局、流程設計、物資準備、標識張貼、床位設置……還未開艙,他們就在建設現場忙碌著。經過一天一夜的奮戰,8月19日,首批患者在醫療隊的協助下,順利入艙治療。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8月19日,在方艙醫院指揮部,一面鮮艷的黨旗被緩緩升起。陳建玲帶領全體黨員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響徹整個場館。
方艙醫院開艙之后,市中心醫院黨委第一時間成立商洛方艙醫院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凝聚起戰“疫”的磅礴力量。
第一次建設方艙醫院,一切都要從零起步。投入使用后,也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商洛市中心醫院醫療隊和西安市交大一附院醫療隊在接管方艙醫院后,第一時間建立聯合工作機制,成立方艙指揮部。指揮部從組織架構、制度流程、人員安排、醫療救治、院感防控等各方面進行了周密部署,并制定了醫療及生活物資保障制度,確保藥品和物資保障到位。
剛開始入駐方艙醫院時,物資緊缺、人員不足,方艙醫院醫療隊的隊員們就身兼數職,擔當起搬運工、輔導員、維修員等各種角色,投身各種各樣繁雜的工作中:有的在接診時不停地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有的拉著板車吃力地拖運物資,有的站在大雨中維修屋頂漏水……經過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工作,制度建立了,工作順暢了,秩序變好了,病人的情緒也穩定下來了。
方艙醫院收治的大多是輕癥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患者治療以口服中成藥方劑為主,并“因人施策”配備相應其他藥物。“根據收治患者具體情況,我們快速進行檢查分型,規范進行癥狀監測,及時進行對癥處理。” 陳建玲詳細介紹道,對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進行重點監測、重點護理、重點治療;對符合轉院條件的患者及時轉入定點醫院,確保每一位患者監測到位、護理到位、治療到位。
疫情是一場大考,檢驗著每一個人,越是危難時刻,越是重任在肩,越需要黨員干部踐行初心和使命,以昂揚的狀態闊步向前。在方艙醫院中,正是有了這樣一群頑強拼搏、砥礪實干的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所有的醫護人員才能戮力同心,一起筑就了疫情一線的紅色堡壘。
愛滿方艙
在方艙醫院里,每天都上演著溫暖人心的故事。
開艙伊始,商洛出現接連的高溫天氣,方艙醫院院區,雖然空調開足馬力,但艙內所有患者仍感覺悶熱不適。
“怎么辦?這樣下去患者的情緒肯定會受到影響。”陳建玲心想,只能用物理降溫來緩解,經過多方協調,市體育局從西安購回2噸冰塊。看著整整一車的冰塊送到方艙醫院,陳建玲剛剛舒展的眉頭又緊皺了起來:“人員有限,要在幾個小時內將冰塊運送到艙內,靠我們醫護人員是不現實的。”
“發動艙內患者成為志愿者吧!”陳建玲和大家商量后,在病區內,動員艙內一些無癥狀感染者中的黨員組成了第一支方艙醫院志愿者團隊。曙光救援隊在得知消息后,也迅速集結,第一時間加入物資運送的隊伍中來。在曙光救援隊、后勤物資保障人員和艙內志愿者手拉、肩扛下,當天下午五點多,兩噸多的冰塊全部運送就位。
站在過道,感受著艙內久違的清涼,所有人的嘴角都揚起淺淺的微笑。
每天早上七點,當很多人還在熟睡時,張先生已經穿好鞋子,背著消毒液輕手輕腳地走在艙內各個角落,仔仔細細地進行著消殺工作。“在這樣特殊的時刻、特殊的地點,能為大家做點事,很開心。希望我們的服務,能讓大家感受到溫暖,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回家。”張先生說。
在他的影響下,很多患者都主動亮明黨員身份,積極樂觀面對治療的同時,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中,協助醫護人員分發物資、拖地消殺、取餐送餐、配合醫療隊核酸采樣等,不管大事小情,他們都沖在前。
“心愿墻的設計弄好了嗎?”在采訪間隙,陳建玲問起在艙內心愿墻的布置進度。
“已經好了,馬上就可以去布置,很多患者都想趕緊把自己的心愿寫在上面呢。”同事回答。
“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不僅在疾病治療,更在于心理‘康復’。”陳建玲轉身給記者解釋道:“當前形勢下,部分患者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情緒很容易出現波動。這時候,給他們增加信心,疏解焦慮,減輕心理上的恐慌尤為重要。”
為了打造“溫馨方艙”,療愈艙內患者的“身心”,工作團隊在積極救治患者的同時,針對不同患者人群的需求,不斷完善艙內環境,加強生活保障,提供多元化、人性化服務,豐富患者的精神生活。
醫療隊不僅貼心地給每一名患者提供遮光眼罩,提高他們的休息質量,還購置了圍棋、象棋、跳繩等娛樂工具,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患者放松心情,積極配合治療。針對艙內患者小朋友,他們還貼心地為孩子發放兒童讀物、兒童玩具和零食包。
“再苦再累,讓更多患者看到希望也就不累了。我希望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復出院,也希望更多的患者及家屬能夠理解醫護人員,讓我們一起早日戰勝疫情。”方艙醫院綜合辦公室主任石博說。
愛滿方艙,守望相助,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商洛方艙醫院的所有參與者和見證者正齊心協力,努力拼搏奮戰,用責任和擔當書寫方艙醫院的動人故事。“不畏懼,不退縮、全力以赴、沖鋒在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方艙醫院醫護人員、更是全市所有黨員干部的堅定信念。(記者 王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