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王濤 呂麗霞)企業是經濟社會最基本的單元,也是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引擎。近年來,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縣縣通高速,改變了過去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的歷史,伴隨著"秦嶺最美是商洛"口號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商洛,了解了商洛,走進商洛。與此同時,隨著投資環境的改善,一批以中國500強為重點的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商洛,成為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商洛,投資者的熱土
由于地處秦嶺山地,地形地貌結構復雜,我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境內的礦產金、銀、煤、鋁、鋅等,鉀長石儲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同時,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可是,自古以來受地理、交通等影響。外面的商品進不來,本地的特產又出不去,極大地限制了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昔日的窮山惡水變成了今日的奇山秀水。商洛市委市政府緊抓歷史機遇,認識到境內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內涵豐富,一山一水都是巨大的、可持續的資源。于是緊隨時代的發展,提出了"秦嶺最美是商洛"的口號,開發旅游資源。如今,成功打造了一批以金絲峽、天竺山為首的風景區,形成了每個縣都有景區、每個縣都有自身文化底蘊,這些景區又有力地帶動了各地經濟的發展。
群山環繞商洛市,千條隧道通障礙。上世紀,交通成為商洛經濟快速發展的最大障礙。然而,面對障礙,我市有識之士共同努力,多方協調,目前,商洛已率先在全省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預計"十二五"期間,"兩橫三縱兩連接兩出口"高速公路主骨架將形成。
信息、物流業進入專業化時代。目前,一個相對獨立、方便快捷的干線郵運網點遍布城鄉,自成體系,業務手段日趨現代化,全面步入經營專業化、服務規模化。電信事業長足發展,已形成與全國同步的現代化通信網絡。正在建設的商山鐵路物流園一期投資1.8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可降低區域內工商企業的物流成本,為商洛比亞迪、煉鋅廠等一批大中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現代物流服務。
生態環境、交通環境等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使"秦嶺最美是商洛"唱得更響,商洛也逐漸成為各大企業爭相投資的熱土。
"大招商招大商"的格局基本形成
企業推動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社會的快速發展又吸引著企業的引進和投資。伴隨著"秦嶺最美是商洛"這一品牌,我市積極加大招商宣傳推介和工作落實力度,促使一批大企業、大集團紛紛落戶商洛,帶動了現代材料工業基地建設及綠色產業、生態旅游等支柱產業發展。
記者從市招商局獲悉:"十一五"期間,有16家500強企業落戶我市,2011年1家,今年引進2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世界500強企業2家,華潤集團總公司和中國國電集團;國內500強企業9家,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延長石油集團、中國華電集團、陜西龍門鋼鐵集團、鄂爾多斯集團、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中國黃金集團、山東黃金集團、浙江吉利集團;新興產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
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與招商環境、招商氛圍的改善密不可分。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相繼召開了市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招商引資專題會、項目交辦會等會議,分管領導多次赴各縣區督查督辦,市人大、市政協又專題開展招商引資調研活動等。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以重點抓好"十六洽"、"旅游節"、"茶葉節"、"核桃節"等具有商洛特色的常態化、標志性的招商活動。積極組織參加了"中國第二屆亞歐博覽會"、"首屆中國跨國采購洽談會"、"秦商故鄉行懇談會"、"第三屆海峽兩岸(陜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第16屆廈門投洽會",并舉行"商洛市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會",進行有選擇、有重點、有目標的對接,共邀請到有威望、有實力的企10多家。全市共組織各類招商活動259次,市級組織重點招商活動26次。目前,我市與"長三角"、"珠三角"、"環勃海"等地區都建立了密切聯系,在上海、北京、深圳設立了3個招商引資聯絡處,各縣區在沿海發達地區建立了11個招商分局、工作站,正在積極籌建12個類似機構,全力擴大招商引資的有效觸角。
截止11月底,僅西洽會上簽約的12個項目已全部履約,履約率100%,到位資金28.24億元,資金到位率19.6%。12個項目中,到位過億元的項目有8個,分別是:太陽能電池擴建項目到位11.17億元;硅產業系列產品項目到位2.4億元;撫龍湖旅游風景區建設項目到位1.78億元;罐裝易拉罐葡萄酒項目到位1.11億元;金絲峽綜合合作深度開發項目到位2.87億元;樓房溝釩礦綜合開發一期項目到位1.7億元;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項目到位2.99億元;旬河梯級電站建設項目到位2.5億元。
大型民營企業的社會效應日漸顯現
大企業,大帶動。這些大型民營企業的加入,確保我市的財政收入連年大幅度提高的同時,也為當地群眾就業提供了方便。
位于商丹經濟循環帶商州區白楊店與張村接壤處的500強企業之一的商洛延長氟硅化工有限公司,是我省和我市的重點引資項目。該公司利用我市豐富的螢石和硅石資源,走礦產品深加工道路,可提高資源附加值5-300倍、延長產業鏈。項目總投資17.7億元,項目建成后,年產值超過18億元,利稅近4億元,建成后將徹底改變原礦的低等級開發現狀,最大限度地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可就近增加就業崗位600個。
比亞迪有限公司市委市政府2008年引進的500強企業,該公司主要從事年產1000MW太陽能電池項目和年產100萬只汽車安全氣囊及氣體發生器項目,該項目已在2011年底實現了多晶硅錠、多晶硅片、多晶硅電池片的產業鏈投產,總投資約45億元,項目正式運行后,年實現銷售收入過百億元,解決就業8000人。同時,打破國內太陽能電池市場價格高居不下的現狀,使得普通家庭都可以使用太陽能電池發電。
位于柞水的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龍鋼集團非鋼產業為多元協同的戰略格局,具備1000萬噸粗鋼綜合生產能力,主要產品為“禹龍”牌系列棒材、線材、抗震高強度鋼筋和窄中板、角鋼等,是中國西部最大的精品建材生產基地。目前,已在該縣完成投資4.26億元,實現當年利潤8660萬元,納稅2165萬元,安置就業500余人。
相比較而言,洛南縣最吸引大型企業的目光。該縣近年來通過優化投資環境,以吸引了中國黃金集團公司、陜西龍門鋼鐵集團公司、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為首的大型500強企業。這些大公司、大集團的入駐,使得該縣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就業機會更多,有力地帶動了該縣經濟的發展。
原有大型企業不斷增加投資,新引進的大企業不斷入戶。 500強企業的加入,確保了我市財政收入的連年增加,2011年,我市財政收入達26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在宏觀經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復雜形勢下,我市財政總收入完成23.59億元,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較上年同期增長17.49%,排名全省第四位,較去年同期上升了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