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2025年。
今年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工會組織動員億萬職工群眾團結拼搏、建功立業,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貢獻智慧和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鞏固黨長期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堅持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黨的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開創了新時代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新局面,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奏響“咱們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
與黨同心、跟黨奮斗:黨旗所指就是工運事業所向
四月春光,萬物勃發。
廣州市越秀南路綠樹如茵、木棉似火,一幢淡黃色的建筑靜靜地矗立在這里。屋頂懸掛的匾額標注了它曾經歷的漫長歲月與光輝歷史——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1925年5月1日,在廣州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上,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告成立。
這是2025年4月21日在北京拍攝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外景。新華社發(王鑫攝)
“你們所代表的力量是偉大的,你們所負的責任也是重大的……”中國共產黨發來賀信,囑以厚望,托以重任。
“我國工運事業是在黨的領導下發展起來的,工會是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堅持黨對工會的全面領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不能偏離。”2023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
百年滄桑,初心不改。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中國工會與黨同心、跟黨奮斗,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譜寫了恢弘壯麗的工運篇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工會以先進思想啟發工人群眾覺悟,以黨的旗幟凝聚工人力量,掀起轟轟烈烈的工運高潮,團結動員工人群眾積極投身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洪流。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工會加強職工政治、文化、技術教育,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工會團結引導廣大職工群眾正確對待改革中的利益關系調整,踴躍投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各級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組織動員廣大職工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創新創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展現擔當作為。
一部輝煌的百年工運史,就是一部中國工會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動員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心奮斗的歷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參加中國工會全國代表大會、并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強調加強黨的領導一以貫之:
“工會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取得明顯成效,關鍵看有沒有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牢記‘國之大者’,找準工會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工會系統落實落地。”
春日的太行山,桃花盛開。渠水奔騰之間,紅旗渠精神始終綻放著耀眼的時代光芒。
2022年10月2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他指出,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
旗幟鮮明的講話,為工會引領廣大職工群眾指明了方向。
今年3月,在安陽市總工會牽頭主辦下,一場“中國工人大思政課”——安陽“巾幗勞模工匠宣講”首場活動在林州舉辦。青年學子聆聽勞模事跡,感悟紅旗渠精神,堅定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的信心決心。
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工人階級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勇擔重任、拼搏實干,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貧窮落后的農業國發展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綜合國力持續躍升;
從連鐵釘和火柴都需要進口到“神舟”飛天、“北斗”組網、“祝融”探火,內生動力更加強勁;
從溫飽不足到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大地實現全面小康,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
歷史進程中的每一次跨越,都凝結著億萬勞動群眾的心血與汗水、智慧與創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
走過百年歷程的中國工會,聚焦黨的中心任務,必將團結引導廣大職工群眾,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而團結奮斗
工會工作講起來有千條萬條,最根本的一條是把廣大職工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而團結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我國廣大職工要牢牢把握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把自身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個人夢同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
百年風雨兼程,百年初心如磐。翻開百年工運史,中國工會始終把黨的中心任務作為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的主題和方向。
位于上海市靜安區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入口處一條“本黨的基本任務是成立產業工會”的標語十分醒目。
1921年,黨的一大通過的《關于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明確“本黨的基本任務是成立產業工會”。隨后,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成立,成為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第一個公開機構。
這是2018年5月1日拍攝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外景。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中國工會始終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群眾,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發揮重要作用。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黨的二十大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工會又一次站在歷史潮頭,勇擔使命、開拓創新,團結引領億萬職工群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互比互學,以勞動和技能競賽激發廣大職工勞動熱情、創造潛能,讓廣大勞動者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走進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總裝車間,焊工史帥帥頭戴面罩、手拿焊槍,在焊花閃爍中忘我地投入工作,精心打磨手中的一個個管件。
去年9月13日,他以焊工賽項冠軍的身份,登上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的領獎臺。一次次比拼中,史帥帥始終保持著“互比互學”的進取姿態,將競賽中汲取的前沿理念與精湛技巧運用于日常生產工作,在追求卓越技藝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2024年,各級工會廣泛動員億萬職工群眾建功立業,組織開展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首屆全國“紅旗杯”班組長大賽和127項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覆蓋企事業單位達50多萬家,參與職工超6000萬人。
2024年9月11日,由全國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單位主辦的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在陜西開幕。這是選手在位于西安國際會展中心的比賽場地參加汽車維修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方向)工種比賽。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揮好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激勵廣大職工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中成就夢想。
“逐級排查通信協議異常點,一一確定故障點。”在自動化智能開關調試現場,南方電網貴州銅仁供電局配網自動化班副班長黃磊對調試人員進行手把手現場教學。今年“五一”前夕,他被選為貴州省勞模。
擇一事,終一生;干一行,專一行。扎根一線16年,黃磊把鉆研當作破解難題的“鑰匙”,將7項專利成果轉化為智能調試裝置、故障定位算法等實用工具。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成功將電網配網故障處置效率提升約60%。
“新時代,廣大職工就是要有干勁、闖勁、鉆勁,不斷鉆研、不斷創新。”黃磊說。
勞動模范是人民的楷模。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近年來,各級工會每年發布“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開展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選樹工作,2021年至2024年共表彰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059個、獎章4286名、先鋒號4331個。廣大勞動者用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將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作為自覺行為。
在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工匠學院,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工匠學院焊接教練張振連操作自動焊機(2025年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
柴國梁是金川集團鎳冶煉廠鎳電解一車間電解班班長。這位從一線走出來的工人,先后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甘肅省技術技能領域拔尖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成為一顆耀眼的“工人之星”。
柴國梁的成長經歷,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速度”的一個縮影。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了25條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由此拉開帷幕。8年來,各級工會勇于擔當、積極作為,推動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2024年11月13日,在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天津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為勞動者開展技能培訓。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產業工人成長成才渠道更加通暢。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一線工人、農民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6.69%;在中國工會十八大代表中,工人代表占26.7%;2018年以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表彰中產業工人比例均超過40%。
產業工人技術技能素質明顯提高。全總構建“1+1+N”工匠學院體系,目前已建設工匠學院1000多家;建設“技能強國-全國產業工人學習社區”,累計培訓職工超2億人次;聯合教育部開展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幫助240多萬農民工提升學歷和技能。
用心維權、用情服務:把黨的關懷送到職工群眾中去
光陰荏苒,傳承不變。百年來,工會始終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始終是職工“娘家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要認真履行維權服務基本職責。“工會要贏得職工群眾信賴和支持,必須做好維護職工群眾切身利益工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近年來,各級工會健全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全面推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工會實踐,推進“工會+法院+檢察院+人社+司法”等協作聯動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動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協調機制,總結推廣集體協商“一樣本兩指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等經驗做法,促進平臺企業依法規范用工;全國工會參與的縣級以上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覆蓋率超過90%。
2025年3月6日,在北京市海淀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海淀區人民法院法官王琰(中)與該中心工作人員就糾紛化解情況進行溝通。新華社記者 趙婷婷 攝
關心關愛基層一線勞動者,就要著力為職工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尤其是要高度關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城市困難職工等群體,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在四川丹棱,縣總工會堅持為家庭經濟困難學子發放助學金,確保一個孩子都不掉隊;
在浙江杭州,工會聯合多部門打造藍領公寓,給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餐飲服務業從業者等提供實惠、優質的住宿;
在湖南長沙,除去基本醫保報銷、職工醫療互助首次補助等各類補助救助后,符合要求的職工還可申請醫療互助“二次補助”……
百年風雨鑄榮光,建功立業正當時。
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工會要更好發揮組織作用,匯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正能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工會改革和建設工作。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八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全國總工會改革試點方案》。
這項改革緊緊圍繞保持和增強工會工作和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這條主線,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制約工會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
從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化開展工會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工作,到開展“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促進人力、物力、財力向基層傾斜;從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百人以上企業建會專項行動和社會組織建會專項行動,到總結、宣傳、推廣各級工會尤其是基層工會的創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全總在實踐中不斷增強基層工會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
2025年3月5日,志愿者在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一工會驛站為外賣員免費測量血糖。新華社發(王海楠攝)
在全國主要城市和城市重點區域,15分鐘服務圈內總有工會驛站的身影。布置溫馨的站點常年提供休息如廁、飲水納涼、餐食加熱、驅寒避雨、手機充電等服務便利,為快節奏工作的勞動者打造休息的“慢空間”。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工會驛站18.61萬個,日服務230.97萬人次,全年累計服務職工群眾近8億人次。
創建直接服務億萬職工群眾的“職工之家”APP、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為勞動者解決心理困擾、推出職工關愛互聯網平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工會努力為職工群眾提供精準、貼心服務,不斷探索以服務群眾實效打動人心、溫暖人心、影響人心、贏得人心。
著手建設工會工作體系。依據工會基本職責,系統梳理業務工作,制定工會業務體系架構,著手構建工會工作標準體系,為下一步更高效率、更高質量服務億萬職工群眾奠定堅實基礎。
勠力同心創偉業,砥礪奮進啟新程。
新時代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工會將組織動員億萬職工群眾以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字記者:齊中熙、樊曦、葉昊鳴、黃垚、丁怡全、吳濤、李凡
海報設計:李夢帆
統籌:賈真、劉梓桐、魯金博、王潔、王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