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拉薩4月25日電(澤塔雍措)西藏自治區2025年“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新聞發布會25日在拉薩召開。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西藏知識產權主要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西藏全區專利申請量達4342件,同比增長24.6%;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392件,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專利2308件,同比增長23.0%。
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2024年西藏全區有效商標注冊量達6.69萬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150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81件,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63件。
西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聶大可介紹,2024年是專利轉化運用三年專項行動攻堅之年,西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政策層面,制定發布了《西藏自治區促進專利轉化運用10條措施》;在實施層面,已完成對西藏大學、西藏農牧學院、西藏藏醫藥大學等五所高校400余件存量專利的盤點工作,并遴選出首批14件高校潛在高價值發明專利實施開放許可聲明,登陸西藏產權交易中心,實施“一對多”許可。
聶大可表示,西藏地理標志保護體系持續完善,有力推動特色產業發展。以崗巴羊、當雄牦牛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為核心,構建“保護示范+運用促進”體系。2024年,發布地理標志產品(崗巴羊)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首次從可持續發展視角系統詮釋和剖析崗巴羊這一地理標志產品的發展實踐和發展潛力。在2024年拉薩牦牛肉惠民銷售活動中,帶有國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和溯源信息的當雄牦牛上市后,日銷售量超5000斤,日銷售額超18萬元人民幣,充分體現了地理標志對特色農牧業的護航作用。
聶大可表示:“今年,我們將繼續圍繞西藏自治區提出的九大產業開展專利導航工作。”據介紹,今年將重點實施清潔能源產業專利導航項目,持續推廣藏醫藥、青稞、牦牛產業專利導航成果,同時開展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工作,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