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4月26日的“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202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開放日活動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自2006年起連續第20年舉辦開放日活動,已成為社會各界走近知識產權局、了解知識產權工作的一個重要窗口。
202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開放日活動主會場。國家知識產權局 供圖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致辭時介紹,該局承擔著知識產權方面的多項職責,概括來說主要有一組織、一主管、一強化、一統籌四個方面:一組織,就是組織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強國戰略;一主管,就是主管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審查授權、核準登記、行政裁決等業務;一強化,就是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做強知識產權工作全鏈條;一統籌,就是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對口聯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共有在編、在冊干部職工2.1萬人。2024年,該局推動知識產權事業取得新的顯著成績,包括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加速顯現、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深化拓展。
其中,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方面,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1萬多名審查員的共同努力,2024年共授權100多萬件發明專利,注冊近500萬件商標;中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75.6萬件,商標有效注冊量達4762萬件;PCT國際專利、馬德里國際商標、海牙體系外觀設計申請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申長雨表示,202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開放日活動除主會場外,還在全國11個城市設立包括專利局、商標局、科學城辦公區、專利審查協作中心、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在內的15個分會場,同步開放。其中,國家知識產權局科學城辦公區是首次向社會公眾開放。
202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開放日活動上,首次向公眾開放的該局科學城辦公區。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他說,今年中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開放日活動因此也融入人工智能的元素,包括特意安排迎賓機器人等。
當天開放日主會場活動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主持,“2024年度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2024年度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2024年度專利復審無效十大案件”“2024年度商標異議、評審典型案例”等重要信息也逐一發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