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4月24日電(記者 張素)第二十次上合組織成員國最高法院院長會議23日在杭州舉行。來華出席會議的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最高法院院長阿斯蘭別克·梅爾哈利耶夫在受訪時說,期待與中方在司法數字化方面深化合作,包括交流經驗和知識、引進最佳實踐做法、就人工智能司法審判的道德和標準化問題開展聯合工作等。
“中國在司法數字化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我們正在積極學習中國的經驗,尤其是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和線上平臺解決糾紛方面的經驗。”阿斯蘭別克·梅爾哈利耶夫說。
此次會議期間,與會各國代表團應邀參訪杭州互聯網法院。這是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自2017年8月18日成立至今累計化解互聯網糾紛29萬余件,并在積極探索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的審判模式、體現互聯網特點的在線程序規則、互聯網依法治理的實體裁判規則。
據介紹,杭州互聯網法院率先實現了案件起訴、立案、調解、審判、送達、執行等全流程在線,當事人“一次不用跑”、足不出戶就能完成整個訴訟。相較于其他法院,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和時間成本大幅下降,審判效率也大幅提升。
阿斯蘭別克·梅爾哈利耶夫表示,哈薩克斯坦也在積極推動司法數字化轉型。通過在司法體系中引入創新技術,不僅可以簡化流程,還能提高司法的可及性、開放性和透明度。
“我相信,和中國同仁們的共同努力與協作將使雙方受益。”阿斯蘭別克·梅爾哈利耶夫說,司法部門在鞏固哈中兩國互信、深化雙邊合作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兩國關系新的“黃金三十年”背景下,法院可以確保法律的可預見性、保護投資者權利、有效解決跨境糾紛,切實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本月10日,上海合作組織發表聲明,其中指出,上合組織成員國支持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開放、透明、公正、包容、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致力于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成員國堅定維護和加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以有效應對貿易挑戰。
“面對全球性挑戰,法院在解決經濟和跨境爭端時必須確保可預見性和公正性。”阿斯蘭別克·梅爾哈利耶夫在受訪時說,上合組織框架內開展司法合作有助于制定共同的執法原則,這對保護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