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 (張楊彬)在美國近期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下,臺灣工具機產業遭受沖擊。多位島內廠商經理人22日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大陸始終是臺灣工具機產業重要市場,“脫中入北”難與“市場之手”抗衡。
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21日至26日在北京舉辦。作為業界公認的四大國際機床名展之一,該展會吸引了不少臺灣工具機廠商參與。
4月21日至26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在北京舉辦。圖為展會現場不少廠商在與客戶洽談。張楊彬 攝“現在廠商最明顯的感受是,不敢動?!迸_灣友嘉集團ECOCA事業部總經理劉昌瞬說,該企業客戶分布在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短期內臺灣工具機廠商都在搶抓90天關稅“緩沖期”出貨,但長期投資規劃被迫按下“暫停鍵”。
他指出,隨著關稅陰霾席卷全球,大陸市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數據顯示,2024年,臺灣工具機對大陸出口額達6.22億美元,占總出口額近三成。大陸是臺灣工具機出口第一大市場和進口第二大來源地。
“無論關稅還是口號,都改變不了市場規律。”劉昌瞬說,兩岸產業鏈深度聯結,豈是一句“脫中入北”能解開的?
民進黨當局日前提出的“脫中入北”,是指所謂“臺灣與全球北方的民主國家組成聯盟,以在全球布局中持續確保優勢”。
劉昌瞬以近日大陸跨境電商平臺敦煌網(DHgate)在美國蘋果應用商店下載量飆漲為例,“當‘高墻’筑起,市場自然會另辟蹊徑,消費者和企業會找到更合乎利益的選擇”。
“我們公司主要為航空航天、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客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這與大陸十多年來的產業發展方向十分貼近?!迸_灣東臺精機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技術部銷售經理林文旺表示,目前該公司五成客戶來自大陸,公司持續看好大陸市場,并計劃加大對企業旗下蘇州制造工廠的投資。
4月21日至26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在北京舉辦,有不少臺灣工具機廠商參展。張楊彬 攝作為臺灣喬崴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陸分公司營銷總監,吳奇益已經連續參加了十余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吳奇益介紹,公司在臺灣臺中和安徽馬鞍山分別設有工廠,臺中工廠主要服務歐美客戶,馬鞍山工廠則以供應大陸客戶為主,后者受關稅沖擊更小。
“如果最終對美關稅談判結果不理想,臺灣的工具機出口企業大概率會以漲價因應。”吳奇益說,這將進一步削弱臺灣工具機產業相較于日、韓的優勢,競爭態勢會更加激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