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4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0日獲悉,全國首家由司法行政部門賦碼登記的商事調解組織在上海揭牌。司法部向上海東方國際商事調解院(簡稱:東方調解院)頒發商事調解組織登記證,開辟了商事調解組織設立的新路徑。
東方調解院理事長盛勇強表示:“我們將以高水平定位、高起點建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對標國際最好水平和最高標準精心謀劃發展藍圖。”
據悉,東方調解院成立后受理的首個案件成功調處。“這是一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標的額為680萬元人民幣。”東方調解院主任汪怡群介紹。據悉,為了給當事人吃上一顆“定心丸”,調解員協助雙方為調解協議申請了“賦強公證”。“也就是說,一旦義務方沒有自覺履行,權利方就可以拿著這份公證書直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這樣的調解結果實際上和訴訟判決、仲裁裁決幾乎沒有區別”,汪怡群說。
據悉,為進一步深化商事調解制度改革,上海制定出臺了《上海市促進浦東新區商事調解規定》并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施行。該規定明確了浦東新區設立商事調解組織應當具備的條件以及向司法行政部門申請設立登記的程序。在上海市司法局的指導下,以上海仲裁委員會作為主發起人,上海市律師協會、上海市公證協會、上海市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協會、上海市總商會作為聯合發起人,共同提交在浦東新區設立東方調解院的申請。
據介紹,東方調解院以上海仲裁委員會作為主發起人,匯集了滬上優質法商資源,將對標世界一流商事調解組織,以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為發展定位,著力為國內外經營主體提供獨立、公正、專業、保密、高效、靈活的多元化、多領域商事糾紛調解服務,努力打造商事調解的“東方品牌”。
東方調解院努力通過“決策層+執行層+監督層”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實現專業化運行,并設有戰略指導委員會和專業工作委員會,集中各領域專家為戰略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以及為調解個案提供專業指導。
東方調解院還對標國際經貿規則與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高標準制定了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國際化調解規則,同時廣泛引入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調解規則、業務平臺和管理辦法;通過“走出去、引進來”,打造一支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商事調解員隊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