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愛北京·愛科創”行動4月18日下午在中國科技館啟動,旨在將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用好首都資源力量,發掘儲備一批后備創新人才,引導青少年不斷提升科學素養,以強大的思政引領力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4月18日,“愛北京·愛科創”行動在中國科技館啟動。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作為北京市立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打造的“大思政課”育人項目,“愛北京·愛科創”行動聚焦培育科學素養、弘揚科學家精神這一育人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深入總結北京市“‘京’彩文化青春綻放”等品牌建設經驗基礎上,共設計“可感-科創魅力感受行動”“可知-科創知識研學行動”“可行-科創實踐體驗行動”“可為-科創力量匯聚行動”等4大模塊、10個項目,計劃在2025年開展30項育人活動。
活動現場對“可感”“可知”“可行”“可為”模塊中的部分活動進行展示。在“科技館里的思政課”上,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天眼”(FAST)原首席科學家李菂講述分享科研歷程中的突破與挑戰,傳遞敢為人先、勇攀高峰的中國科學家精神。
4月18日,“愛北京·愛科創”行動在中國科技館啟動,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天眼”原首席科學家李菂講述“中國天眼跨越世紀”的故事。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在“劇說科創”模塊,中國科技館團隊演繹科普短劇《我想登上那顆星》,回顧開創“中國天眼”的科學家南仁東先生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北京交通大學原創話劇《茅以升》選段,生動還原了茅以升先生為抵抗日寇侵略,含淚炸毀親手締造的錢塘江大橋的歷史場景。
當天活動現場,“愛北京·愛科創”行動方案及主題標志正式發布。同時,倡議環節發出“科創報國有我在”的倡議。
據介紹,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專業、不同類型學生實際特點,“愛北京·愛科創”行動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內容:小學生注重增強科技體驗,中學生注重培養專業興趣,大學生注重以實際行動科創報國,以確保全程貫穿、全覆蓋參與。
4月18日,“愛北京·愛科創”行動在中國科技館啟動,啟動儀式暖場環節,學生代表與機器狗互動。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自本月起,“科創漫步觸碰未來”科創場館打卡、“科學精神進課堂”研學、科創體驗大練兵、科創力量基層行等10個項目、30項育人活動將陸續開展,還將用好人工智能(AI)、5G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線上與線下一體推進,實現各類科創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不斷擴大“愛北京·愛科創”行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