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4月17日電 (記者 朱曉穎)17日,中共江蘇省委政法委員會會同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在南京召開發布會,公布了江蘇政法機關服務法治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共9例。
發布會現場。孫浩然 攝當日公布的江蘇政法機關服務法治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包括,某出版社與某發展公司等買賣合同糾紛案,夏某某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案,某科技公司等103家企業行政復議案,某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某公司品牌服飾被制假侵權案,某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公證調解案,陳某等侵犯商業秘密案,吳某某強迫交易案,以及甲公司、乙公司訴王某某、丙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以某公司品牌服飾被制假侵權案為例,2023年12月,某公安局接到某公司報警,稱其公司旗下某品牌服飾在數個電商平臺被多家商鋪擅自使用權利人的美術作品仿制同款服飾銷售牟利,嚴重影響該公司品牌形象和產品銷售。后當地警方成立專案組全面開展偵查,并加強與檢察院、版權部門等溝通聯動,抓獲犯罪嫌疑人23人,搗毀侵權成衣制作工廠、倉庫、侵權圖案印染等窩點4處,現場查獲侵權成衣13000余件,涉案金額2800余萬元。
經查,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劉某某、龐某某等人從某公司店鋪購買爆款服飾,并下載正品店鋪圖片,利用某地服裝市場完整的供應鏈進行版式、圖案的仿制并制作成衣,再通過電商平臺開設多個店鋪進行銷售,嚴重侵害該公司的知識產權等合法權益。
據介紹,該案系江蘇省公安機關首起以侵犯著作權罪名偵辦的假冒品牌服飾案件。通過對服裝美術作品著作權的刑事打擊,該案成功偵辦,為保護服裝企業合法權益提供了新思路,為推動落實知識產權保護一體化機制提供了示范指引。
中共江蘇省委政法委員會執法監督處處長李薦表示,這些案例覆蓋領域廣泛,涉及合同糾紛、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監督、破產重整、公證調解等多個領域,涵蓋了企業從設立、發展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充分體現了政法機關對營商環境全方位、多角度的關注和改善;聚焦了企業關注的熱點問題,回應了企業、民眾的法治需求,體現了政法機關以問題為導向、以實效為目標的工作思路;注重長效機制,政法機關不僅解決個案問題,也注重從制度層面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力求推動形成優化營商環境的長效機制,以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