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4月16日電 (記者 朱曉穎)16日,江蘇省自然資源廳一季度新聞發布會在南京舉行。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國土測繪處處長、二級巡視員張進民介紹,江蘇已建成該省陸域全覆蓋的地形地貌三維數字成果,獲取了近海10米等深線以淺范圍內水下地形數據1.4萬平方千米,建成了全省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城市三維模型。
實景三維中國作為真實、立體、時序化反應人類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時空信息,是數字中國整體框架構建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內容。中國自然資源部正加快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升級,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對此,江蘇提出要推進實景三維江蘇建設與時空信息賦能應用。
張進民介紹,江蘇省的地理場景數據實現了分層級全覆蓋,今年將實現農村地區的建筑物白模全覆蓋,蘇錫常地區將實現高精度傾斜攝影三維模型全覆蓋,初步建成多尺度、全空間的實景三維江蘇,為數字江蘇建設打造統一時空數據基底。
目前,江蘇省市縣一體化三維服務系統初步構建,在全國率先構建了“1+13+N”省市縣一體化實景三維應用服務系統,已通過省級數據中心與南京節點的實時互聯,進行了10個地級市、24個縣(區)的本地化部署,建立起覆蓋全省的三維數字服務網絡,實現了省域海量三維數據的動態管理與服務。
江蘇實景三維典型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舉例來說,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在無錫宜興善卷洞風景區開展洞內外實景三維數據采集與融合應用建設示范探索,助力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在蘇州太倉、無錫新吳等地開展試點,通過部門間數據共建共享,探索智慧安保、城市名片、文化保護、基層治理與服務等示范應用,賦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南京、常州等市,將實景三維技術應用于“一網統管”平臺建設,支撐城市精細化治理。
為積極培育實景三維江蘇應用生態,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江蘇省數據局連續兩年聯合開展實景三維江蘇創新應用典型案例征集工作,今年共收到申報案例42個,最終發布16個典型案例,應用涉及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應急管理、市政管線工程、文化旅游、低空經濟、港航管理、社會治理等多個領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