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11日從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中國推薦的青海坎布拉和重慶云陽兩處候選地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至此,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增至49處,數量繼續居世界首位。
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總面積3149.34平方公里,地處青藏高原東北緣與中國一二級階梯地貌過渡帶。公園完整保存了三個重要地質時期的地層構造和印支期、燕山期巖漿活動記錄,其中隆務河三疊紀深海相沉積地層剖面以清晰的演化序列成為國際學界研究古特提斯洋洋陸轉換的“地質教科書”。公園深度融合非遺熱貢藝術與羌藏民俗文化,形成“地質-生態-人文”協同保護模式,是全球罕有的集高精度地學研究、多元文化體驗與高原生態保護于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云陽世界地質公園位于重慶市云陽縣南部,總面積1124.05平方公里,地處長江三峽庫區腹地。公園以中侏羅世恐龍化石群為主要特色,擁有長達18.2公里的“世界恐龍化石長城”和世界最大的侏羅紀單體恐龍化石墻,串聯了亞洲侏羅紀恐龍的演化歷程,填補了世界恐龍演化序列空白。此外,云陽兼有龍缸天坑喀斯特地貌,大靈貓、小靈貓等珍稀生物資源。
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大會批準“國際地球科學與地質公園計劃”,設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截至目前,全球共有世界地質公園229處。
中國自加入該計劃以來,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際情況、彰顯地域特色的地質遺跡保護與利用模式,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廣泛傳播了生態文明理念,贏得國際社會贊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