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7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7日召開深化交叉執行、規范執行工作情況暨執行實施專題指導性案例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在會上表示,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開發布第45批共6件執行實施專題指導性案例。這是自2010年指導性案例制度建立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首次發布執行實施專題指導性案例。
周加海介紹,執行工作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關乎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兌現,關乎司法權威和公信力。2024年,全國法院共執結911.82萬件案件,執行到位金額超過2萬億元,積極推動將勝訴當事人“紙上權益”兌現為“真金白銀”,服務法治社會、誠信社會建設。
同時,執行領域目前仍面臨案件高位運行、去存量壓力大等困難和問題。執行實施類案件盡管涉及的法律適用問題爭議不大,但通常面臨查人找物難、執行處置環節多、處理流程復雜、協調配合難度大等難題,在執行過程中需要因案制宜、因地制宜,創新思路、方法、機制以有效推動執行工作開展。
周加海表示,為進一步統一執行工作標準,提升執行工作質效,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同時也為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有關執行領域改革部署積累更多有益實踐經驗,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等單位的指導、支持下,最高人民法院精心組織編選了本批指導性案例。
與以往指導性案例不同的是,本批執行實施專題指導性案例,旨在總結提煉一批有效推進執行工作的經驗做法,為類似案件辦理提供理念、機制、方法等方面的指引與參考。本批案例共6件,涉及提級執行、集中執行、指定異地執行等交叉執行方式的運用,執行立案前保全扣劃措施的適用,對抗拒執行的被執行人發出涉嫌犯罪的風險預告以督促自動履行,處置大量車位過程中“首先滿足小區業主需要”的把握等重點難點問題,有效滿足司法實踐亟需,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