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中4月4日電 (記者 楊程晨)全臺矚目的臺中大甲媽祖繞境活動4日晚啟動。
起駕儀式在有著290多年歷史的大甲鎮瀾宮舉行。一些信眾爭相“鉆轎底”“摸轎”,以求消災解厄并帶來福氣。
4月4日晚,全臺矚目的臺中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在鎮瀾宮啟動。繞境起駕前數小時,民眾步行前往宮廟。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起駕前數小時,大批信眾排隊入廟上香,鎮瀾宮前廣場上萬人空巷。由于4日正值今年清明節假期,許多民眾舉家前來參拜,大甲區的街道擁擠得水泄不通。臺中市政府提前管制周邊交通,民眾均步行前往。
今年繞境行程為九天八夜,將途經臺中、彰化、云林、嘉義等地,計劃于13日回到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估計,起駕當夜,陪媽祖走過大甲溪橋的民眾將達60萬人次,全程預計有逾百萬人次參與。
4月4日還是臺灣地區法定兒童節。當天現身鎮瀾宮的臺當局立法機構負責人韓國瑜說,媽祖在今天起駕,既有清明慎終追遠、懷念先祖的意義,也有對下一代邁向未來的期許。
4月4日晚,全臺矚目的臺中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在鎮瀾宮啟動。圖為信眾上香祈福。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他還說,感謝媽祖近300年來一直照顧臺灣;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局勢、緊張的兩岸關系、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下,祈求媽祖能繼續保佑臺灣同胞。
來自高雄的李先生與夫人是首次參加大甲媽祖繞境活動,二人計劃先行至彰化,視體力再決定后續行程。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因朋友反復邀約,夫妻倆才定下此次旅程。“我們下午就來到鎮瀾宮附近,人潮比想象的還多。希望媽祖保佑每位家人平安。”
媽祖信仰起源于宋代。相傳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生日,臺灣各地許多媽祖宮廟在此前后舉行繞境進香活動,這一盛況被信眾形象地稱為“三月瘋媽祖”。其中,大甲媽祖繞境活動規模最大、跟隨信眾最多,是島內最盛大的宗教活動之一。
4月4日晚,全臺矚目的臺中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在鎮瀾宮啟動。大甲媽祖繞境是臺灣最盛大的宗教活動之一。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與繞境活動相伴的環境污染問題,過去受到臺灣輿論批評。近年,臺中及繞境活動沿途縣市均呼吁“環保迎媽祖”,今次亦不例外。臺中市率先倡議“打造低碳文化的繞境之旅”,希望信眾自備隨身餐具、做好垃圾分類。
第三次參加繞境活動的呂先生行李不多,自帶碗筷則是必需品。他說,媽祖文化在臺灣根深蒂固,幾百年來發展出本地特色。當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環保,信俗活動也需順勢而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