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4月1日電 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后,臺北股市4月1日反彈584點,收于21280點。三大法人(外資、臺證券投資部門、臺基金公司)賣超28.39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外資仍在持續拋售臺股,當日賣超43.22億元。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道,綜觀臺股3月表現,累計下跌2357點,創下有統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市值蒸發8.3萬億元,也是單月新高;外資全月只有2天買超,累計賣超達4656億元,創最大單月賣超金額。
分析指出,地緣政治升溫、臺積電“出走”美國、AI產業估值過高,加之美國通脹壓力未解、債務問題嚴峻、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都可能成為壓垮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新臺幣大幅貶值、外資第一季度大舉匯出,都是臺灣未來經濟與政治不確定性的反映。
臺灣《經濟日報》當日引彭博社報道指出,“外資持續以瘋狂速度賣出臺灣股票套現”,臺灣證交所的數據顯示,外資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幾乎日日賣超臺股,新臺幣兌美元匯價觸及2016年以來新低。
報道分析,面對外部貶值壓力,臺貨幣政策主管機關更多采取防守姿態。如此立場恐意味著短期內新臺幣表現仍會落后其他亞洲貨幣。
另據中時新聞網報道,臺股分析師白易弘認為,臺股短期內受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市場買盤相對謹慎,4月1日整體量能仍偏低,當日盤勢仍屬反彈性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