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中心城區和新城地區共劃分1152個規劃街區,“十四五”期間595個重點發展街區目前已全面完成控規編制工作,經北京市政府批復的《北京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管理辦法》也已正式施行,從規劃編制、到審批實施、再到監測預警的全周期控規實施管理運行體系更加完善。
這是記者1日從“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深化規劃改革專場上獲悉的。
發揮各圈層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任楊浚表示,繼黨中央、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北京市政府批復各區分區規劃后,該委組織各區在鄉村地區進一步編制了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在城鎮地區進一步編制了控制性詳細規劃,從總規的大目標、到分區規劃的中目標,再進一步分解到鄉鎮街道的小目標,北京已經構建了從“市”到“區”再到“街鎮”的規劃傳導體系。
規劃按照總規確定的北京各區功能定位,針對不同圈層的差異性、協同性,加強規劃引導,提出了集約高效、協調發展的目標。各區要發揮區域特色和發展優勢,主動融入首都空間新格局。中心城區要強化服務保障能力,加強與首都功能核心區的銜接,統籌盤活存量空間資源;平原多點地區要適度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綜合承載能力;生態涵養區要保障首都生態安全,強化生態保育,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規劃堅持空間保障和擴大內需、推動與發展相協同,統籌空間供給和發展需求,統籌資源要素和投放時序,創新多元融合城市新圖景。對于科創產業類街區,各區要為新質生產力落地保駕護航,做好“十五五”重點項目儲備和謀劃,保障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空間需求,推動產城融合。對于商業商務類街區,各區要優化新載體,依托商業消費空間布局專項規劃,打造CBD×三里屯、麗澤×首都商務新區等國際消費體驗區,推動重點商圈改造提升和地標性消費項目落地。
打造城市更新精品示范工程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馬綮鴻表示,經過不斷探索、研究和實踐,北京城市更新政策體系逐漸完善,一大批釋放紅利、降低負擔的增量政策集中出臺,有效引導市場預期,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動力。在規劃、土地政策方面,提出建筑規模統籌、用地功能混合、設定土地使用過渡期等多項激勵保障措施,項目落地效果明顯。在資金保障方面,加大城市更新資金投入,主要用于支持核心區平房申請式退租、老舊小區改造,對工作推進較好的區予以獎勵。
馬綮鴻說,今年,北京將聚焦花園城市、站城融合、濱水經濟、挖掘存量資源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8個方面,圍繞重點功能區和重點空間節點,推動一批示范項目,著力打造城市更新精品工程。該委將會同各部門優化實施路徑,強化城市設計引導,以點帶面突破,盡快形成可視化、可感知的工作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