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張素)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25日召開會議,討論2024年度綜合治理類司法建議工作情況和2025年度選題情況。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國家首席大法官張軍主持會議。
制發司法建議是人民法院在黨的領導下與有關方面共同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去年以來,各地法院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彩禮糾紛、預付式消費、簡易注銷登記等民生問題,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見怪不怪”的老問題,積極提出司法建議并持續跟進落實,取得積極成效。
據悉,有的司法建議被地方立法吸收,有的法院與相關單位聯合出臺文件,有的單位組織相關方面協商座談、研究解決辦法,一些領域的矛盾糾紛數量已經出現明顯下降。
“對已經制發的司法建議,要會同有關方面持續抓好落實,并在落實中總結,不斷提高司法建議質量。”此次參會的最高法審委會委員說。
參會委員們同時立足司法審判工作實際,重點研究今年的司法建議計劃,包括促推權利主體履行責任、提高執行工作效率,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涉案企業靈活處置權利、更利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多個建議內容被提上工作日程。
會議強調,司法建議重“質”不重“量”,關鍵看成效。要嚴格落實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把溝通協調的工作做深做實,爭取理解、認同,為后續工作打好基礎。要持續狠抓落實,久久為功,促進形成長效。
會議明確,最高人民法院、高級法院在制發司法建議上要承擔更重責任,加強審判監督、梳理共性問題、研究制發建議,中級、基層法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結合司法審判工作實際抓落實上。不要求、不考核基層法院制發綜合治理類司法建議,既為基層減負,更利有效落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