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3月25日電(鮑夢妮)3月25日,杭州市政府新聞辦聯合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日前獲批的《杭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4-2035年)》(下稱“《規劃》”)相關情況。《規劃》圍繞城市存量空間優化,杭州以老舊居住空間、低效產業空間、歷史文化空間、潛力公共空間、老舊城市設施、潛力復合空間為主要更新對象,劃示了95個市級更新片區。
發布會現場。 鮑夢妮 攝杭州既往更新聚焦老舊小區改造、未來社區創建、城中村改造等居住環境的提升。而此次更新對象更多、覆蓋面更廣,包括低效工業用地,空置率高的老舊商務樓宇,活力不足的傳統商圈、城市公園,老舊地下管網和橋隧工程,功能單一的市政公用設施,利用效率低下的老舊交通場站等,能夠更好發揮城市更新在保民生、擴內需、促發展、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目前,杭州已進入超大城市發展的新階段,對城市更新提出了更多要求。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潘凌捷表示,《規劃》編制確定四條更新主線,即“重視城市安全與底線、補齊建設短板,聚焦人民急難愁盼、改善民生福祉,支撐功能提升與產業轉型、激發經濟活力,傳承歷史文化特色、彰顯獨特韻味”。
同時,以四條主線為牽引,該市提出推動居住空間安居宜居、推動產業空間提質增效、推動文化遺產傳承活化、推動公共空間開放共享、推動城市設施安全提升、推動復合空間多元再生六大更新策略。
“片區式更新模式是未來杭州城市更新的重點方向。”《規劃》編制團隊相關專家介紹,考慮到僅以單個項目或單獨條線推動城市更新,容易出現空間碎片、建設重復、資金單一等問題,而片區式綜合更新更有利于資源統籌調配、保障公共利益、發揮規模化集成效益,因此《規劃》提出以片區式更新作為重要抓手,從而實現空間統籌、實施統籌和利益統籌。
《規劃》提出,至2027年,該市探索建立常態化體檢、系統化謀劃、片區化實施、項目化推進、一體化運營的可持續城市更新模式,率先形成一批示范效應顯著、可復制、可推廣的標志性成果;至2035年,健全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法規與工作機制,打造在全國具有顯著影響力的城市更新范例,全面賦能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完)